四、金融電子化對遏制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必須用法制、制度和紀律作保障。1993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制度和管理上還有很多漏洞,容易滋生腐敗。江澤民同志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里走門子、那里走門子,這里送‘紅包’、那里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防空洞’。那些搞腐敗的人,是不會歡迎搞金融通信網的。為了防止腐敗,同腐敗作斗爭,我們就必須盡快把金融通信網搞起來,越快越好。把這項大工程搞好,一些偷稅逃稅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你們現在已經把大賬監控起來了,如果小賬再監控起來,嚴格控制現金流通量,對于遏制和克服腐敗現象一定會起重要作用。” 推進金融管理電子化,并將其納入法制和制度建設,既建設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也建立健全了金融法制、制度和紀律,使其在防治腐敗和不正之風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顯現。 金融管理電子化,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科學管理理念,完善反腐倡廉的技術基礎、制度基礎,為防治腐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一點無論對當前還是今后,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比如,近年來,我國在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用現代化的金融手段控制現金使用、職務消費,堵住小金庫,用的也是這個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繼續全面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繼續推進金融電子化,將為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提高防治腐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撐。 |
相關閱讀:
- [ 03-22]盤點20年來歷任國家主席首訪:體現外交優先方向
- [ 03-02]探秘計委大院:走出過21位副總理國務委員
- [ 02-03]《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外文版出版發行
- [ 01-23]江澤民向中央請求在禮賓排名中同老同志排一起
- [ 12-30]江澤民李鵬朱镕基等老常委卸任后的生活
- [ 12-22]江澤民為《綠竹神氣》作序 劉延東 劉奇葆出席該書首發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