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調研經濟發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2013-04-11 07:07?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8日下午,習近平在瓊海市潭門漁港一艘漁船上向漁民了解出海捕魚的勞動和生活。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8日至10日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習近平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有關活動后,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蔣定之陪同下,到瓊海、三亞等地深入漁港、特色農業產業園、國際郵輪港考察調研。 一路上,習近平集中了解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進展,實地調研海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轉變工作作風的情況。他強調,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是中央的重大決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通過鍥而不舍、艱苦奮斗創造美好未來。 調研期間,習近平聽取了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王滬寧、栗戰書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關心生態文明 要為子孫留下“綠色銀行” 習近平十分關心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每到一地都要同當地干部共商生態環境保護大計。他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他希望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看望漁民群眾 登上從南海捕魚歸來漁船 習近平惦記著海南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8日下午,他來到瓊海市潭門鎮看望漁民群眾。自古以來,潭門漁民就遠涉南海捕魚為生,把南海稱為“祖宗海”。習近平來到漁民協會了解組織漁民生產等情況,隨后登上一艘從南海捕魚歸來的漁船,沿著狹窄通道察看魚艙、駕駛室、休息室、廚房等地,詢問漁民出海捕魚和收入情況。“出去一次需要多少天?”“船上有多少人?”“捕的魚主要是什么品種?”總書記問得十分詳細。習近平同淳樸的漁民一一握手,祝愿他們家庭幸福、出海平安,收入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好。習近平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 習近平親切看望了由潭門漁民組成的海上民兵連,看連史展覽,聽事跡介紹,勉勵他們努力學習現代裝備知識,提高作業能力,在帶領漁民耕海致富的同時,積極做好收集遠洋信息、支援島礁建設等工作。 調研經濟發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海南熱帶農業資源豐富,發展特色農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4月9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考察。他對產業園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種植經營玫瑰花、示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10日上午,習近平來到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這是我國第一座可停靠8萬噸郵輪的國際碼頭。習近平視察了海關、邊檢、檢驗檢疫等崗位和出入境辦證窗口,同旅客們親切交談。他指出,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把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旅游業的政策用足用好。發展高水平旅游業,要抓硬件,更要抓軟件,特別要提高服務質量、推進精細化管理,以優質服務贏得旅客的笑臉和稱贊,贏得持久的人氣和效益。 習近平還聽取了海南高速鐵路發展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情況匯報,要求科學規劃、著眼長遠、精心施工,不斷為國際旅游島建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現場 總書記說他以前也喜歡出海 “總書記彎腰沿著狹窄通道察看休息艙、駕駛室,問我們一次捕魚要去多少天,南海安不安全,聲音很隨和,笑瞇瞇的。總書記說,他以前也很喜歡出海,但現在沒有那么多時間了。” “沒想到習總書記會來看望我們,登上我們的漁船,不敢相信,好像做夢一樣。”才從南沙捕魚歸來的“瓊瓊海09045”漁船的漁民佑業均,未曾想到這次歸來會收獲這么難忘的經歷。 4月8日,佑業均和10多名漁民正在漁船上修補漁網,在一陣沸騰后,習近平從岸邊走下旋梯登上了漁船。“同志們,你們好,辛苦了”。習近平真切的問候讓深感意外的佑業均回過神來。“總書記主動跟我們每一位漁民握手,問的都是家常話,問我們去南海捕魚安不安全,出去了幾天?船上多少人?”佑業均高興地說:“當時我離總書記的距離不到1米,在電視上就看到他沒架子,沒想到近距離接觸更平易近人。” “瓊瓊海09045號”漁船的負責人盧傳安在大家眼里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一路帶著習近平參觀了漁船,和習近平近距離交談了十幾分鐘。 在盧傳安帶領下,習近平從甲板進入船艙內參觀。“總書記彎腰沿著狹窄通道察看我們的休息艙、駕駛室。問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問大家住得怎樣、吃得怎樣,吃什么米。”在駕駛室內,習近平手握著船舵,詢問了船上的導航系統、北斗星通系統如何使用,“我回答說,政府給每艘船都免費安裝了北斗星通,不管我們的船去了哪里,指揮中心都知道,還有手寫功能,可以和手機互發信息,總書記聽了很高興”。盧傳安說,除了這些,總書記還仔細問了漁民的生活情況,“問我們一次捕魚要去多少天,產量多少,南海安不安全,聲音很隨和,笑瞇瞇的,一點壓力都沒有”。 令盧傳安意外和感動的是,習近平參觀完漁船后,還主動邀請船上的20多名漁民一起合影留念,“習總書記最后還說,他以前也很喜歡出海的,但是現在沒有那么多時間了,這句話我印象最深刻,把我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據南海網 回訪 漁民的中國夢:闖深海捕大魚 “習總書記臨走時囑咐我們,漁民協會一定要協助政府多為漁民辦好事,多服務漁民。我們會帶領潭門漁民繼續造大船、闖大海、抓大魚,深耕南海。” “習總書記8日下午3點35分到達潭門鎮海上民兵連看望民兵,然后就來到了我們漁民協會。”對于習總書記到訪潭門的時間,潭門漁民協會會長丁之樂記得特別清楚。 丁之樂說,當時總書記來到漁民協會和3名正在辦理出海報關手續的漁民交談。“習總書記問得很細,詢問我們出海打魚要辦多少證書、手續,南海打魚安不安全,我說有國家的護漁船保護,我們打魚也很安心,就那一會兒,總書記主動跟我握了兩次手。”潭門漁民盧傳炳高興地回憶道。 “習總書記臨走時,我送他到門口,他囑咐我們,漁民協會一定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多為漁民辦好事,多服務漁民。”丁之樂說,習總書記的這句話令他記憶深刻,他們也會帶領潭門漁民繼續造大船、闖大海、抓大魚,深耕南海,這也是所有漁民的夢想。 在回訪中,潭門的漁民也向記者透露了他們心中的“中國夢”。盧傳安心中的夢是深耕南海,走捕撈和養殖相結合的路子,打出南海深海漁業的品牌。“我的目標是打造潭門漁民的‘海底牧場’。”盧傳安充滿信心地說。 盧傳安說,習總書記在漁港視察時曾叮囑大家“注意安全,抓大魚”,“這些讓我們感到特別自豪,習總書記的叮囑讓我們更有信心保護好這片‘祖宗海’,南沙是我們祖祖輩輩的心血和生命,每個地方都有漁民的足跡,現在船上裝有衛星定位系統,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海洋”。據南海網 |
相關閱讀:
- [ 04-10]習近平: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
- [ 04-10]習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
- [ 04-10]網民熱議習主席訪非:成果斐然
- [ 04-10]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免駐外大使
- [ 04-10]回訪習近平考察潭門足跡 漁民:書記很親切很隨和
- [ 04-09]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免駐外大使
- [ 04-09]習近平:經濟增速完全可能保持較高水平
- [ 04-09]習近平會見蕭萬長一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