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縈繞歐洲 作為歐洲的傳統大國,法國政壇的一點風吹草動不免會產生連帶效應。奧朗德的“家務事”所引發的憂慮,已經遠遠超出法國。 法國的丑聞將“避稅天堂”的種種罪惡暴露在歐洲民眾面前,失去民心的不只是奧朗德。觀察人士指出,整個歐洲的政治領導者已經失去了民眾的信任,而法國不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近期也被指控在海外藏有資產。《歐洲時報》的評論文章認為,這種避稅泛濫的現象對于正經歷債務危機的歐洲來說尤其應當警惕。 奧朗德的麻煩或許正在成為歐洲的麻煩。法國和德國被看作是歐盟的支柱,一直以來,法國在政治上為歐盟貢獻思想,而德國在經濟上為歐盟注入血液。在德國經濟領跑歐洲的時刻,法國卻仍舊萎靡不振,奧朗德正在經受的政治危機更加劇了這種不平衡。德國被推上了為歐洲“滅火”的風口浪尖,而法國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疲軟卻總是拖著后退。因而,有分析人士擔憂,歐盟內部的分化變得越來越有可能。BBC報道稱,目前的法國是最令柏林和布魯塞爾關切的國家,他們擔心法國會滑入深陷困境的南歐國家的行列中去。顯然,這對整個歐洲的發展不利。 應對:受到質疑 據報道,法國總理埃羅4月8日向媒體宣布,在本月15日之前,政府所有部長的個人財產將向公眾公開。他認為,此舉有助于恢復公眾對政治人物的信心。 實際上,奧朗德早就開始努力“翻身”。此前他試圖通過在電視上解釋政策和“路線圖”來挽回聲望,然而民眾卻并不買賬。《泰晤士報》援引科佩的觀點,認為奧朗德更像是一個“修理工”而非總統。 分析人士認為,卡于扎克避稅丑聞迅速演變為政治危機與目前歐洲經濟和社會危機形勢有直接關系。奧朗德的舉措相對于不斷放大、不斷深化的整體經濟危機與社會危機而言,是杯水車薪,“蒼蠅拍打老虎”。這正是民眾不買賬的關鍵所在。 奧朗德要想立竿見影,還需在如何取信于民上下功夫。有專家強調了實際行動的重要性,以打擊逃稅的實際成績向民眾交出答卷遠比曬官員家產之類的空洞承諾要有效得多。 |
相關閱讀: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04-11] 高官逃稅丑聞重創法政府 財產公開難挽民眾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