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28年未留家庭作業(yè) 孩子校外補習
www.fjnet.cn?2013-04-15 09:40? 畢玉才 劉 勇?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要騰出空間讓孩子全面發(fā)展 1990年,沈鐵五小被國家教委確定為“愉快教育”試點校。“什么叫愉快教育?”于瑩校長說,愉快教育不是讓孩子少學或者不學,而是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發(fā)現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目前的教育,沒有帶給學生快樂的體驗。學生長期不快樂,忍受著批評、否定和指責,很難找到成功的體驗和滿足,將來會失去學習的信心、探索的毅力和對未來的渴望。”去年10月,全國愉快教育研討會在沈陽舉行,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郭振有對當下教育現狀憂心如焚,對沈鐵五小的做法則贊賞有加。 于瑩告訴記者,沈鐵五小28年不留作業(yè),是不留那些抄抄寫寫、應付考試的作業(yè),不留那些重復性甚至是懲罰性的作業(yè),不留作業(yè)不是放羊,而是騰出更多時間讓孩子豐富自己,全面發(fā)展。 每天放學,老師都會布置學生回家關注新聞,第二天早晨,每個班都有20分鐘新聞播報,低年級的重在“播”,中年級的重在“評”,高年級的重在“辯”。在班級舉行的新聞播報會上,莫言獲獎、釣魚島爭端、稀土資源等是孩子們口中的高頻詞。 在鐵路五小課程表上,記者發(fā)現有興趣培養(yǎng)課程、社團活動課程及課題研究課程三大類校本課程,其中不乏科技制作、泥塑、輪滑、空竹、花式籃球、豎笛、圍棋等冷門課;文學社、英語俱樂部、健身協會等社團組織更是不勝枚舉。能上網學習、能英語交際、能動手實踐、能歌舞弈棋、能運動健身,是學校對每一個學生的要求。由王虹量、閔楠、牛子揚、畢校聞等同學組成的代表隊,去年參加遼寧省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不僅勇奪FLL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冠軍,而且獲得今年7月全國決賽資格。 教育錯了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從1985年至今,沈鐵五小不留家庭作業(yè)28年,爭議、不解和責難也陪伴了他們28年。于瑩校長說,以前只有語文、數學兩科,成績好,家長就認。現在雖然取消了小升初,可是要想升入好初中,要考的內容還是很多,學校不留作業(yè),家長就自己留。記者采訪時,有的孩子也承認自己在校外補課。 就在記者采寫這篇稿件時,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沈陽媽媽發(fā)的微博,“可憐我兒了,連上廁所都不耽擱,自己搬個板凳就寫上了,中國的教育制度什么時候能改變啊?”文字下面,配了一張5歲孩子蹲在廁所寫作業(yè)的照片。 “一張試卷定終身的做法很不得人心,但有關部門的改革措施遲遲不到位。”田鵬穎教授說,沈鐵五小的成功探索至今仍然曲高和寡,不是基層學校遲鈍,而是決策部門懶惰。 “教育有三個層次的目標,一是掌握具體知識技能;二是啟迪智慧,提升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三是產生真善美、充實感、喜悅感、幸福感、充溢自信、追求高尚卓越的內部體驗。郭振有提出: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不能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情感的共鳴、發(fā)現的愉悅,而只是讓他們成為一個容器,消極接受,學生一定不會享受幸福、完整的生活。”田鵬穎說道。 記者想到了盧梭的一句名言: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愿沈鐵五小的經驗能給我們以啟迪。(記者 畢玉才 劉 勇 通訊員張偉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6]俄羅斯學生做有趣家庭作業(yè) 走上街頭找錯字
- [ 02-26]北京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yè)
- [ 12-24]印度5名男生因未完成家庭作業(yè)被罰脫光示人
- [ 12-22]北京3成小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超1小時(圖)
- [ 10-10]法國總統(tǒng)建議取消小學家庭作業(yè) 近七成人反對
- [ 09-28]家長吐槽家庭作業(yè)需拍成視頻 質疑教育形式主義
- [ 01-17]山西省教育廳:幼兒園不得布置家庭作業(yè)
- [ 12-02]奧地利性愛學校開實踐課 被批優(yōu)雅地出賣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