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投毒案發人深省 五大建議教你處理同學關系
2013-04-18 08:55:2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分析 四大原因導致寢室關系難處 據《新聞晚報》報道,記者就復旦飲用水投毒事件采訪了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咨詢與發展中心主任李正云、原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葉斌。兩位教授表示,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咨詢中的 “大頭”,極端個案只是極少數,但過度競爭、文化差異、生活習慣不同、缺乏包容等卻導致學生之間矛盾不斷。兩位教授分析,有四大原因導致大學生的寢室關系成為最微妙、最難以調和的關系之一。 第一是文化和生活習慣的沖突。高校和中學不同,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也帶來各自的文化、生活習慣、行為、價值觀。由于學生的寢室不是自己挑選而是由學校安排,一些學生互相之間缺乏包容別人生活習慣的大度,互相之間就容易產生矛盾。一些外地學生曾找心理老師傾訴,感覺有一堵無形的墻,阻擋自己和本地學生的融合。 第二是不分城鎮還是農村,不論南方還是北方,學生們都感覺到個人的獨立空間變小甚至沒有了。到了高校寢室,他們原本享有的個人生活環境就發生了改變。人均享有的空間面積縮小,需要分享,寢室的衛生、電力、熱水問題的都有一個適應和分享的過程。然而,大部分學生在以前的家庭里沒有接受相關的訓練,也沒有經驗和意識,于是分工打掃衛生要么不愿意,要么很勉強,這些看似細小的生活瑣事,卻很容易積累成矛盾。 第三,學業壓力。直研直博的名額競爭激烈,而成績的等第也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所以“無學”的大學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壓力,在關鍵時刻矛盾也容易激化。 第四,太計較,缺乏包容心。現在一些學生來咨詢時說起導致寢室關系惡化的原因,往往是一些非常細小的問題,在很多年長的人看來這些問題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一些年輕的學生卻會非常在意。有的大學生總覺得同學說話做事是特別針對自己,是看不起自己,慣于從消極方面考慮問題;有的學生則習慣過度解讀別人的言行,缺乏包容。 支招 五大建議教你處理同學關系 繼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案后,南京與南昌兩地高校校園再發慘劇:南昌航空大發現一具男性死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1名同學被刺身亡。短短兩天高校三個年輕生命逝去,人際關系難以調和,扭曲心理導致悲劇,那么究竟應該怎樣處理同學關系?請看以下五點建議: 1、交流 良好的同學關系全賴互相了解,要達到互相之間彼此了解,就要加強交流,在思想和態度方面加強溝通,課余時間多搞一些社交活動,如打球、下棋、郊游等,增進了解,友誼。 2、關心 希望得到人的關心是基本需要,你愈關心別人,你在她生活中的必要性將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而然她也會轉而關心你,一但彼此之間互相關心,同學關系也就自然密切了。 3、寬容 “人無完人”,任何人總是有缺點的,也總會做錯事的,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能持一種寬容的態度,不要計較,別人會很感激并愿意與你交流。 4、自省 同學關系緊張的人,大都性格和習慣方面有些毛病,應刻意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和習慣,盡可能做到: 1)服飾整潔美觀。2)習慣面帶笑容。3) 注意言談舉止。4) 不要賣弄自己。5)多多幫助別人。6)善于贊美別人。 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熱于贊美他人,善于夸獎他人的長處,那么人際間的愉悅度將大大增強,同時注意夸獎別人并不意味著可以毫無顧忌,應遵守兩個原則:第一,贊美應出于真心,所夸獎的內容應是對方確實具有或將具有的優良品質和特點;第二,夸獎的內容應被對方所在意。 5、距離 有時我們對某人太好時,她反而不領情,離我們遠遠的。究其原因有兩點: 其一,按互酬水平,你的關心,別人是要回報的,當她覺得自身能力無法回報你的關心時,她只好采取不接受你的關心,疏遠你來維持人際關系的平衡。 其二,任何人內心都有自己的一個空間,只有自己擁有,再好的朋友,如果她不想讓你進入而又無法回絕,只好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因此,人與人之間適當保持距離,為彼此的心靈留下一點空間,讓彼此感覺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繼續交往下去。(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04-18]復旦學子自發為遇害同學默哀捐款 懸掛千紙鶴
- [ 04-18]復旦投毒案嫌犯姐姐:弟弟善良 望媒體憑良心辦事
- [ 04-18]且慢對復旦投毒案輕巧解讀
- [ 04-18]復旦投毒案受害者父親:對嫌疑人沒情緒和偏見
- [ 04-18]復旦毒殺嫌疑人曾發微博:出來混就不要怕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