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通報2013年一季度商務運行情況(實錄)
2013-04-18 1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第一個問題,前不久習近平主席首次訪非,促進兩國關系的發展,但是現在還有一種聲音,對兩國的貿易平衡問題未來的發展也提出擔心,最近商務部對這方面有沒有什么推進的工作和安排?第二個問題,最近禽流感正在肆虐,多地展開了撲殺的行動,最近有消息說預計可能損失100多億,未來對這個行業消費引導上有沒有什么相關的布置?謝謝。 【沈丹陽】:有關禽流感這件事情,對雞類產品銷售的影響涉及到很多個部門,涉及到業界的利益,商務部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幫助相關企業解決困難。詳細的情況待下一步有進展再跟大家報告。商務部領導非常重視這件事情。 習主席訪非取得的良好效果。關于中非經貿合作關系的一些情況,我簡單回應一下。近年來,中國和非洲國家的貿易發展迅速,近10年平均增幅超過了30%。2012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985億美元,同比增長19%,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對非出口853億美元,自非進口1132億美元,中方逆差279億美元。剛才您問到的關于中非貿易不平衡問題,實際情況是中國出現了逆差,而不是非洲出現逆差,總體上是這樣的。所以,貿易不平衡問題對中方來說,應該不成為問題,或者說不會成為問題。當然,因為非洲有50多個國家,各國自然稟賦、經濟發展進程、產業結構和外貿政策不盡相同,因此在一定的發展階段,有的國家對華貿易會出現順差,而另外一些國家可能會出現逆差,其實這是一種正常情況。目前,部分非洲國家與中國貿易存在的逆差比較多,但是隨著中方持續努力擴大對非進口,這種情況正在逐步改變。 為了進一步解決非洲國家對華貿易逆差問題,近年來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的制造業、服務業,促進非洲產業升級和產品出口,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實現貿易的總體平衡,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在義烏設立非洲產品展銷中心,使非洲國家對出口產品能夠直接受益,我們還多次組織各種貿促團和采購團到非洲采購,還在中國舉辦了世界非洲商品展,積極鼓勵企業進口非洲產品等等。這些措施都已經或者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對擴大對非進口產品是大有益處的。我們相信,只要中非雙方繼續加強合作,中非貿易平衡問題不應該也不會成為雙邊經貿合作中的突出問題。 【中國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繼2月份中國吸引外資出現恢復性增長之后,3月份吸引外資又保持正增長,您如何解釋這背后的原因?另外您怎么看未來中國吸收外資走勢? 【沈丹陽】:前一階段由于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和跨國直接投資總量偏緊等原因,中國吸收外資出現了持續的小幅下降,但在全球范圍內比較,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勢還是好的,是一種穩定的增長。稍微有點下降是一種穩定,稍微有一點點上升也是一種穩定。這種穩定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宏觀政策調整及時有效,綜合引資優勢逐步提升。對于利用外資形勢,我們更看重的是中國利用外資水平是否得到提升,而不僅僅看實際到資金額是增長還是下降。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看,我國利用外資繼續朝著提高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的方向在發展。比如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今年一季度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08%,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了29.3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了5.63%,這些是我們利用外資中要重點鼓勵的高端制造業。再比如分銷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了32.79%,運輸服務業增長了57.29%,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6.2%,這也是我們要鼓勵發展的行業。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則下降了6.32%,這從產業結構來看是一種好的傾向。至于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和國別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好的變化。 下一階段,我們將通過推進對外開放、提高投資便利化、優化投資環境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力爭將中外投資合作向更廣闊地領域和更高的層次拓展。 至于剛才問到的利用外資的總體形勢,我這幾個月都說過,我們認為總體上還是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謝謝。 【國際商報記者】:中日韓自貿區首輪談判目前結束,有媒體稱擔心東亞地區主權糾紛,會嚴重影響談判進程。有人認為這個談判成效目前來說還不能估量太好,請問您對自貿區談判有什么期待?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稱日韓提出的保護知識產權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對,對此中方有何回應? 【沈丹陽】: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是在三國領導人倡議下啟動的,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談判啟動后,三國關系的穩定將是未來順利推進的政治基礎。中方愿意與談判各方一道,為推動談判順利開展作出積極努力,也希望各方對此創造有利環境,推進談判早日取得成果。 關于媒體報道中方消極對待知識產權問題,我不清楚這個消息的來源,應該是沒有根據的。三國自貿區首輪談判剛剛開始,各項議題剛剛展開,我們期待著談判能夠順利進行,并且早日取得進展。謝謝。 |
相關閱讀:
- [ 03-22]四大礦企新增產能5000萬噸 價格將步入下行通道
- [ 03-13]全國人大代表潘學先:盡早推出鐵礦石期貨
- [ 02-26]須防范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短重行為
- [ 02-20]春節期間鐵礦石價格小幅攀升 后續上漲動力不足
- [ 01-11]2012年福州口岸進口鐵礦石首次突破千萬噸
- [ 12-28]貿易商囤貨“豪賭”鐵礦石漲價
- [ 12-11]進口鐵礦石依賴度達60% 鋼企買洋礦或獲政策支持
- [ 10-25]福州羅源灣打造進口鐵礦石跨省轉運基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