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通報2013年一季度商務運行情況(實錄)
2013-04-18 1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中新網4月18日電商務部上午10時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通報2013年一季度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沈丹陽】:一、 關于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總體看,一季度國內消費市場呈現緩中趨穩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554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分別比去年同期放緩2.4和0.1個百分點。其中,3月當月增長12.6%,增速比前2個月提高0.3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市場主要特點有: 一是鄉村消費增速快于城鎮。鄉村消費增長13.9%,增速比城鎮高出1.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放緩0.7個百分點。 二是大中型流通企業銷售穩中趨升。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3%,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長8.0%,比上年同期放緩0.3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速比1-2月快0.5個百分點。 三是餐飲消費增速下滑明顯。餐飲收入增長8.5%,比上年同期放緩4.8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下降3.4%,放緩12.6個百分點,其中3月降幅比1-2月擴大3.4個百分點。 四是居住類保值類銷售回升。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12.7%,家具增長6.4%,金銀珠寶增長14.6%,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18.5、5.4和0.9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中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銷售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1個百分點,家具增長22.4%,明顯高于限額以上企業銷售增長水平。 五是汽車類通訊類需求放緩。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汽車銷售額下降2.6%,通訊器材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10.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中的通訊器材、汽車、石油及制品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放緩31.3、4.6和11.7個百分點。 六是消費價格漲勢總體回落。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4%,比上年同期放緩1.4個百分點。據商務部監測,36個大中城市主要食用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4.2%。其中,3月份上漲3.8%,漲幅比2月份收窄1.9個百分點。分品種看,3月份當月豬肉和蔬菜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和7.9%;價格同比上漲較多的是牛肉、羊肉、雞蛋、花生油,分別上漲33%、16.6%、13.7%和12%。 【沈丹陽】:二、 關于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3年一季度,全國進出口總值6.12萬億元人民幣(折合9746.7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后(下同)同比增長13.4%。其中,出口3.2萬億元人民幣(折合5088.7億美元),增長18.4%;進口2.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4658億美元),增長8.4%;貿易順差2705億元人民幣(折合430.7億美元)。一季度外貿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與美國、東盟貿易額保持平穩增長,與香港、南非增長較快。我國與美國、東盟雙邊貿易額分別增長10.8%和15.5%。同期,內地對香港雙邊貿易額增長71.2%,對南非雙邊貿易額增長62.1%,增速分別高于我國對外貿易總體增速57.8和48.7個百分點。與歐盟雙邊貿易額下降1.9%、與日本下降10.7%。 二是中西部地區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東部地區省市進出口有升有降。中部六省和西部地區出口分別增長40.2%和51.2%,其中,江西、安徽、四川和重慶出口增速分別為92.5%、98.1%、59.6%和36.2%。廣東省進出口增速為37.7%,進出口總值繼續保持第一,浙江、山東和福建進出口增速分別為5.8%、5%和18.8%。江蘇和上海進出口總值分別下降1.5%和1.2%。 三是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均保持平穩增長。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4863.0億美元,增長7.4%。其中出口2336.6億美元,增長16.6%;進口2526.4億美元,增長0.1%。加工貿易進出口3230.2億美元,增長6.0%,其中出口2036.4億美元,增長3.9%;進口1193.8億美元,增長9.9%。其他貿易出口增長114%,進口增長36.8%。 四是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勢顯著。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達4975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出口2985.4億美元,增長18.1%,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8.7%,同期機電產品進口1989.5億美元,增長14.5%,高出同期外貿進口總體增速6.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達299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7%。其中,出口1633.3億美元,增長28.4%,高出同期外貿出口總體增速10個百分點;進口1364.8億美元,增長27.0%,高出同期外貿進口總體增速18.6個百分點。服裝、紡織品、鞋類、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共出口970億美元,增長21.8%。 五是大部分能源和資源性產品進口金額減少,部分原材料進口價格環比持續上漲。鐵礦石進口金額減少6.3%,原油減少4.7%,大豆增加2.2%,銅減少29.4%,汽車減少29.4%,成品油減少11.7%。鐵礦砂進口價格連續5個月上漲,原油、成品油、初級形狀的塑料和原木進口價格均連續3個月上漲。 【沈丹陽】:三、 關于吸收外資情況 一季度,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22家,同比下降10.3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9.05億美元,同比增長1.44%。其中,3月當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907家,同比下降19.6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4.21億美元,同比增長5.65%。 一季度全國吸收外資有以下三大亮點: 一是制造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均有所增長。制造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8家,同比下降23.6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1.74億美元,同比增長0.64%,分別占同期全國總量的30.24%和44.05%。服務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853家,同比下降5.3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4.27億美元,同比增長2.82%,分別占同期全國總量的59.17%和48.24%。農、林、牧、漁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35家,同比下降10%;實際使用外資3.27億美元,同比下降39.4%,分別占同期全國總量的2.8%和1.09%。 二是美、歐對華投資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0.58億美元,同比增長18.49%。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0.51億美元,同比增長45.01%。亞洲十國/地區(香港、澳門、臺灣省、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韓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57.94億美元,同比下降0.34%。其中,日本對華實際投資2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0.48%。 三是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較快。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50.47億美元,同比增長0.17%,占全國總額的83.76%;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4.96億美元,同比增長0.69%,占全國總額的8.35%;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62億美元,同比增長18.29%,占全國總額的7.9%。 【沈丹陽】:四、 關于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一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38個國家和地區的162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下同)238億美元,同比增長44%。 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到19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83%。除對俄羅斯和日本的投資分別下降61%和17%外,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投資分別增長了34%、99%、29%、33%和104%。 從境內投資者構成來看,地方對外直接投資56.52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23.7%。 對外承包工程。一季度,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252億美元,同比增長21%;新簽合同額401億美元,同比增長35%。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71個(上年同期106個),合計金額312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78%。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97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7個。 截至今年3月底,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038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808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一季度,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9.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4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勞務5.2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4.3萬人。3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2.3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4萬人。 【沈丹陽】:五、 關于《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2013)》 為幫助我國企業、相關機構和組織全面了解我國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投資政策,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商務部依據相關規定,發布《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2013)》。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2013)》報告著重介紹美國、歐盟、日本、巴西、俄羅斯等我國13個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管理體制及措施,分析其可能對我國對外貿易投資產生的壁壘,評估其貿易投資環境。我國對上述貿易伙伴的進出口額約占我國外貿總額的57%。 此外,商務部還同時發布《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冊》,系統整理了美國、歐盟等重點貿易伙伴有關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市場準入制度、產業扶持政策和主要貿易投資壁壘。上述報告內容可在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網站(http://gpj.mofcom.gov.cn)和各進出口商會網站獲得。 【沈丹陽】:六、 關于第九屆中國肉業博覽會 為提高廣大消費者對肉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營造肉品生產消費良好環境,打造行業升級、產業優化、技術進步平臺,由商務部支持、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指導、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辦、北京商務委員會協辦,主題為“保障肉品質量安全,促進肉品安全消費”的第九屆中國肉業博覽會將于2013年6月22—24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中國肉業博覽會自2001年起已成功舉辦八屆。本屆博覽會共設五大展區,分別為:商務部促進肉品安全成效展區(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成效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成效展)、肉類產業鏈品牌企業展區、屠宰行業科技展區、國際及臺港澳展區、肉品安全消費科普展區。參展內容涉及養殖、屠宰加工、速凍肉食品、腸衣加工、屠宰設備、檢測設備及質量認證、科研、金融、媒體等。 博覽會期間活動豐富多彩,其中肉品安全消費科普展區,針對消費者以圖片、視頻、專家講解的方式宣傳介紹屠宰企業食品安全責任、豬肉加工規范流程、追溯體系流程演示等內容。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肉類行業發展論壇,解讀行業政策,研究發展趨勢,探討行業熱點。 【沈丹陽】: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商務運行的情況。現在,歡迎大家提出問題。 【新京報記者】: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速18.4%,遠遠高于去年全年的出口增速7.9%,請問大幅增長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據此可以認為,我們國家出口情況有所好轉?您如何預判全年外貿形勢?第二,有分析認為,因為內地和香港的貿易統計差額高達300億美元,我國出口數據可能有一些水分,比如有的出口企業為了完成任務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而虛報出口額,或者利用境內外匯利差進行人民幣套利,對此商務部有何評論?謝謝。 【沈丹陽】:從剛才給大家報的數據以及海關總署在4月10日發布的一季度外貿數據情況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出口延續了去年年底以來的企穩回升勢頭,說明穩定外貿政策的措施的成效在繼續顯現。當然,近期美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歐洲經濟穩定性有所增強,日本、印度、巴西等國家經濟出現改善的跡象,國際市場需求總體略有好轉,因此,中國外貿出口回升勢頭也得益于世界經濟的溫和復蘇。 最近,商務部對全國1900家重點外貿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盡管外需不振,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仍然對企業擴大出口形成制約,但目前企業出口訂單確實出現了回升,出口信心比前一時期有所恢復。比如調查顯示3月份出口訂單金額比上月有增長的企業占到我們所調查的1900家企業總體的38.7%,這是自2012年4月以來首次超過35%。出口訂單下降的企業占到21.2%,自2012年7月以來首次低于25%。受此影響,3月份企業出口信心指數達到108.7,重返臨界線以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已經從1、2月份的48.5、47.3,躍升到50.9,重回臨界線以上。這也是13個月以來最大的升幅。 商務部調查還顯示,短期訂單的反彈和大企業訂單增長也帶動了出口增長,3月份短期訂單增長企業占35.3%,貿易規模超過1億美元大企業中出口訂單金額占42.7%。剛才得到了有關廣交會的數據,廣交會到會客商數和前幾天出口成交情況比上一屆秋交會有所上升,但是比去年春交會還是略有下降。 【沈丹陽】:說到全年的出口形勢,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雖然出口出現了企穩回升的勢頭,但是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貿易環境不佳“三座大山”還在那里,影響出口穩定的因素還存在,所以形勢還不容樂觀。從商務部掌握的情況看,3月份認為外需不振影響出口的企業仍高達77%,認為成本上升影響出口的企業占55.7%。在去年有21個國家對我發起77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涉案金額增長73%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又有12個國家對我發起22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因此,有31%的企業認為市場競爭和貿易摩擦加劇影響了出口。這些不利因素更多地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出口,使中小企業出口訂單狀況仍然比較疲弱。根據商務部的調查,3月份貿易規模小于500萬美元的中小企業中,出口訂單金額增長的僅占22.9%,訂單增長的企業在中小企業中所占比重僅比上月回升4.8個百分點,低于總體升幅9.6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由于世界經濟復蘇基礎還不牢固,新的增長動力遠未形成,企業仍然面臨著有效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等諸多困難,我國外貿出口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我們判斷今后一段時間外需不穩定、訂單短期化的現象還會存在,并且因此增加月度出口數據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就是說,我們可能看到這個月出口比較快的增長,到下個月又降下來了,這種波動和現在外需不穩定及訂單短期化,有很大的關系。 此外,關于剛才談到的有分析人士對出口統計數據質疑的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并且和海關總署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分析。有關初步調查分析的情況,在4月10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已經做了回應。接下來,商務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前幾天中國和冰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和歐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很多評論認為冰島經濟規模相對小,中國和它簽訂自貿協定的目的更多在于獲取北極圈的資源,商務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中國從自貿協定中得到更多的是什么好處?中國和瑞士自貿談判怎么樣? 【沈丹陽】:4月15日,在李克強總理和冰島總理西于爾扎多蒂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高虎城部長和冰島外交外貿部長斯卡費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人民大會堂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冰島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冰自貿協定是我國與歐洲國家第一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協定生效后不僅將為兩國經貿合作建立制度性安排,有利推動雙邊經貿關系健康發展,而且將為中冰長遠發展注入巨大活力。根據協定規定,協定生效后,冰島將對自中國進口的所有工業品和水產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自冰島進口的大多數水產品也將實施零關稅,這將使國內廣大企業和消費者從中獲益。比如,自貿協定生效后,冰島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工業品和水產品實施零關稅,這些產品占中國向冰島出口總額的99.77%,這對中國企業擴大對冰島出口是極大的利好。而中國對從冰島進口的7830個稅號的商品同樣實施零關稅,這些產品占中方自冰島進口總額的81.56%,其中包括冰島盛產的水產品,這對中國老百姓能夠更多消費到來自冰島物美價廉的水產品和其他商品也是好消息。這件事情對中冰雙邊都是好消息,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也是好消息。 特別要指出的是,中冰自貿協定不涉及北極問題。至于國外個別媒體有這樣、那樣的猜測,那只是猜測,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謝謝。 有關中瑞自貿區的情況目前沒有什么新的情況可以告訴你,有什么新的情況會及時向大家報告。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第一個問題,前不久習近平主席首次訪非,促進兩國關系的發展,但是現在還有一種聲音,對兩國的貿易平衡問題未來的發展也提出擔心,最近商務部對這方面有沒有什么推進的工作和安排?第二個問題,最近禽流感正在肆虐,多地展開了撲殺的行動,最近有消息說預計可能損失100多億,未來對這個行業消費引導上有沒有什么相關的布置?謝謝。 【沈丹陽】:有關禽流感這件事情,對雞類產品銷售的影響涉及到很多個部門,涉及到業界的利益,商務部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幫助相關企業解決困難。詳細的情況待下一步有進展再跟大家報告。商務部領導非常重視這件事情。 習主席訪非取得的良好效果。關于中非經貿合作關系的一些情況,我簡單回應一下。近年來,中國和非洲國家的貿易發展迅速,近10年平均增幅超過了30%。2012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985億美元,同比增長19%,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對非出口853億美元,自非進口1132億美元,中方逆差279億美元。剛才您問到的關于中非貿易不平衡問題,實際情況是中國出現了逆差,而不是非洲出現逆差,總體上是這樣的。所以,貿易不平衡問題對中方來說,應該不成為問題,或者說不會成為問題。當然,因為非洲有50多個國家,各國自然稟賦、經濟發展進程、產業結構和外貿政策不盡相同,因此在一定的發展階段,有的國家對華貿易會出現順差,而另外一些國家可能會出現逆差,其實這是一種正常情況。目前,部分非洲國家與中國貿易存在的逆差比較多,但是隨著中方持續努力擴大對非進口,這種情況正在逐步改變。 為了進一步解決非洲國家對華貿易逆差問題,近年來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的制造業、服務業,促進非洲產業升級和產品出口,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實現貿易的總體平衡,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在義烏設立非洲產品展銷中心,使非洲國家對出口產品能夠直接受益,我們還多次組織各種貿促團和采購團到非洲采購,還在中國舉辦了世界非洲商品展,積極鼓勵企業進口非洲產品等等。這些措施都已經或者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對擴大對非進口產品是大有益處的。我們相信,只要中非雙方繼續加強合作,中非貿易平衡問題不應該也不會成為雙邊經貿合作中的突出問題。 【中國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繼2月份中國吸引外資出現恢復性增長之后,3月份吸引外資又保持正增長,您如何解釋這背后的原因?另外您怎么看未來中國吸收外資走勢? 【沈丹陽】:前一階段由于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和跨國直接投資總量偏緊等原因,中國吸收外資出現了持續的小幅下降,但在全球范圍內比較,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勢還是好的,是一種穩定的增長。稍微有點下降是一種穩定,稍微有一點點上升也是一種穩定。這種穩定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宏觀政策調整及時有效,綜合引資優勢逐步提升。對于利用外資形勢,我們更看重的是中國利用外資水平是否得到提升,而不僅僅看實際到資金額是增長還是下降。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看,我國利用外資繼續朝著提高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的方向在發展。比如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今年一季度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08%,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了29.3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了5.63%,這些是我們利用外資中要重點鼓勵的高端制造業。再比如分銷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了32.79%,運輸服務業增長了57.29%,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6.2%,這也是我們要鼓勵發展的行業。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則下降了6.32%,這從產業結構來看是一種好的傾向。至于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和國別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好的變化。 下一階段,我們將通過推進對外開放、提高投資便利化、優化投資環境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力爭將中外投資合作向更廣闊地領域和更高的層次拓展。 至于剛才問到的利用外資的總體形勢,我這幾個月都說過,我們認為總體上還是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謝謝。 【國際商報記者】:中日韓自貿區首輪談判目前結束,有媒體稱擔心東亞地區主權糾紛,會嚴重影響談判進程。有人認為這個談判成效目前來說還不能估量太好,請問您對自貿區談判有什么期待?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稱日韓提出的保護知識產權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對,對此中方有何回應? 【沈丹陽】: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是在三國領導人倡議下啟動的,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談判啟動后,三國關系的穩定將是未來順利推進的政治基礎。中方愿意與談判各方一道,為推動談判順利開展作出積極努力,也希望各方對此創造有利環境,推進談判早日取得成果。 關于媒體報道中方消極對待知識產權問題,我不清楚這個消息的來源,應該是沒有根據的。三國自貿區首輪談判剛剛開始,各項議題剛剛展開,我們期待著談判能夠順利進行,并且早日取得進展。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剛才看到餐飲業的數據,好像監測的是普通的餐飲業在增長,但是重點企業銷售額在下降,如何解讀高端餐飲企業銷售額下降的問題?另外,最近媒體報道說,在中央“八條”公布后很多高端消費轉入比較高檔的會所甚至是私密餐廳,這部分是不是商務部不容易監測到的銷售額?謝謝。 【沈丹陽】: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多人都關注,上個月的發布會也問到,但是統計數據現在不算很全,有一些數據我可以介紹一下。 今年以來反對鋪張浪費型消費的效果是明顯的,所以高端餐飲集團消費下降確實比較多。一季度有一個統計數據,限額以上餐飲業收入下降了2.6%,但是限額以下餐飲業收入仍然增長比較快,增速達到了14.6%。全社會餐飲收入(就是不分限額以上還是限額以下),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8.5%的增長。所以,整個餐飲消費還是保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雖然高端餐飲收入下降,但是這有利于這類餐飲企業調整結構。 【上海證券報記者】:我接著問一個消費的問題。剛才談到消費形勢和之前公布數據可以看出,消費還是出現了一定下滑,請問您圍繞消費來回答三個問題:第一,消費出現下滑原因是什么?第二,如何看待今年的消費形勢?第三,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工作會議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第一項就是擴大內需、完善消費政策。請問商務部在完善消費政策方面有哪些部署和措施?謝謝。 【沈丹陽】: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12.4%,比去年同期稍微有一些放緩,但是如果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只放緩了0.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與去年同期基本是持平的。3月份市場消費比前兩個月要好,一季度總體上呈現了緩中企穩的特點。與此同時,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明顯增強的,一季度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5%,比去年全年高3.7個百分點。消費市場增速的回落是名義增速的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認為最主要的有四個因素:一是物價增速回落。一季度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4%,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帶動消費名義增速回落。二是汽車銷售和石油及制品消費降幅比較大,一些地方汽車限購、限行等政策以及天氣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和石油的相關消費。三是反對鋪張浪費型消費效果明顯。四是城鄉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別回落3.1和3.4個百分點。 對今年的消費市場運行形勢,總體上我們仍然是看好的,如果不出現大的突發事件,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可能呈現“前低后高”走勢,上半年穩中回穩。隨著宏觀經濟進一步回暖以及消費投資環境改善,三、四季度消費增速有可能回升,全年仍然有望實現預期14.5%的增長目標。作出這樣分析判斷,主要還是因為今年宏觀經濟存在推動消費市場平穩運行的許多有利條件,比如宏觀經濟開局平穩、外部需求有所好轉、居民消費信心持續向好等。此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進,城鎮化步伐加快等,都將為消費平穩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礎。 剛才你提到消費促進政策的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因為消費促進政策不是商務部一家的事,更多的是其他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要共同研究。有新的情況會及時向大家介紹。 【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APEC貿易部長會馬上召開,請問這次主要議題是什么?中方將持什么立場和態度?另外,我們注意到這兩天歐盟大概會有700多家光伏企業聯盟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歐盟委員會取消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制裁,我不知道商務部有沒有關注此事,這個事情會不會影響6月歐盟委員會對于中國光伏產品制裁的最初的裁定?關于包間的最低消費取消的規定馬上出臺了,能不能透露一下? 【沈丹陽】:第19屆APEC貿易部長會議將在4月20-21日在印尼泗水舉行,商務部高虎城部長明天將率團前往參會。APEC印尼年的主題是“活力亞太世界引擎”,重點合作領域是實現茂物目標、促進可持續和公正增長、推進互聯互通。本次貿易部長會議將重點討論支持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實現茂物目標、推動環境產品后續落實、推進互聯互通等議題,為10月將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做經貿方面的準備。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的影響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多哈談判面臨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代表團將積極參與會議討論,和其他各方一道,積極推動本次貿易部長會議取得成功,加快多哈回合談判“早期收獲”進程,明確多哈回合談判下一步工作計劃,為第九次WTO部長級會議成功奠定基礎。同時,我們希望此次會議沿著茂物目標確立的方向,加快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亞太和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此外,中方希望各方按照2012年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共識,集中精力做好環境產品清單的后續落實,確保2015年底之前如期實現降稅,同時希望APEC大力促進環境技術傳播,加強相關能力建設,幫助發展中經濟體提升技術創新和發展環境產業的能力。 有關這次會議的中方立場和會議成果,商務部將會通過我部網站及時發布新聞稿,屆時請大家關注。 關于你提到的歐盟光伏企業的問題,我們也已經關注到了。是否會影響歐盟方面對這個案件的裁決或者決定,不是我們所能說的。我們所能說的是,WTO成員適用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不應當對正常的國際貿易往來主動設置不必要的障礙,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歐盟經濟還沒有擺脫危機的情況下,堅持自由貿易立場,少用、慎用貿易救濟措施,積極發揮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應當成為包括中歐雙方在內WTO各成員的共識和責任。關于中歐無線通用設備和光伏產品貿易摩擦案件,中方高度重視,并且愿意通過與歐方磋商解決貿易摩擦問題。目前,中歐之間在包括這兩個案件在內的貿易摩擦問題上的溝通是順暢并且是有益的,歐方有代表團來,我們也有代表團去,中方還是那個態度,期待和歐方一道來尋求解決方案,妥善化解無線通訊設備的光伏貿易摩擦。 有關最低消費問題大家很關注。昨天《人民日報》有一個對商務部的采訪,我有一個原則的表態,今天不占用大家的時間,大家可以看一下《人民日報》有關報道。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最近世貿組織公布了2012年各國服務貿易新的排名,中國排名提升到第三位,能否介紹一下201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的具體情況,有沒有新的發展特點? 【沈丹陽】:最近世貿組織公布了去年各國服務貿易新的排名,去年我國服務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4700億美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主要有三個亮點: 第一個全球排名提升到第三位。去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是4705.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2.3%,超過世界服務進出口平均增幅10.3個百點,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5.6%,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10.8%,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201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上年的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了一位,就是位于美國和德國之后居第三位,出口仍然居世界第五位,進口居世界第三位。 第二亮點,部分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增速迅猛。與上年同比,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咨詢服務增長17.8%,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增長18.2%,廣告宣傳增長18.6%,金融服務增長122.5%,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增長40.1%;高附加值服務的進口同樣快速增長,比如金融服務增長158.4%,通信服務增長38.6%,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增長20.7%。 第三個亮點,運輸和旅游服務占比進一步提高。運輸和旅游服務在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達到58.8%,比上年增加2.2個百分點;旅游進出口總額突破了1500億美元,居各類服務之首,同比增長了25.6%;運輸服務進口總額達到了1247.7億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長了7.5%。此外,從貿易國別情況來看,2012年中國香港、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是我國前五大服務貿易伙伴,我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實現進出口服務總額超過了3100億美元,占我國服務進出總額的2/3。香港繼續成為我最大服務出口目的地、進口來源地和順差來源地。中美雙邊服務貿易保持較快增長,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進一步擴大。中美服務貿易總額為4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中國對美出口122.8億美元,同比增長8.4%;自美進口292.3億美元,同比增長9.5%。中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繼續擴大,由上一年的153.7億美元增至169.5億美元,同比增長10.3%。 從服務貿易的國內區域布局來看,去年我國服務進出口仍然集中在東部省份,其中京、滬、粵三地服務進出口總額超過其他省份;中西部地區的江西、云南、貴州、寧夏等省區的服務進出口增幅顯著,都在40%以上;湖北、陜西、新疆、廣西、內蒙、河南等省區服務進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速都超過了20%。 【沈丹陽】:謝謝。今天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中新網財經頻道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
相關閱讀:
- [ 03-22]四大礦企新增產能5000萬噸 價格將步入下行通道
- [ 03-13]全國人大代表潘學先:盡早推出鐵礦石期貨
- [ 02-26]須防范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短重行為
- [ 02-20]春節期間鐵礦石價格小幅攀升 后續上漲動力不足
- [ 01-11]2012年福州口岸進口鐵礦石首次突破千萬噸
- [ 12-28]貿易商囤貨“豪賭”鐵礦石漲價
- [ 12-11]進口鐵礦石依賴度達60% 鋼企買洋礦或獲政策支持
- [ 10-25]福州羅源灣打造進口鐵礦石跨省轉運基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