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遇難女生報道引反思 媒體如何保護隱私
www.fjnet.cn?2013-04-18 22:14? 苑蘇文?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17日晚,一場小型追悼會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那里是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案遇難女學生的母校。與許多“千人悼念”或“萬人祈福”不同,這場追悼會多少顯得有些“靜悄悄”。許多網民在追悼會結束后才從一條微博上得知消息,微博說:“來參加的都是她生前的同學和好友。” 15日,波士頓馬拉松賽遭遇爆炸,致3人死亡、176人受傷,中國公民一死一傷。爆炸案引起世界媒體高度關注。 波士頓大學17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遇難的中國女生的姓名和照片,大批想要獲取更多獨家“猛料”的記者各顯身手搜索遇害女生相關信息。她的家庭、中學、大學、生前好友和同學遭遇各家媒體輪番“轟炸”。 與此同時,遇難者家人一直保持沉默。據北京理工大學一名學生透露,遇難者父母不愿意女兒生前隱私被曝光。 遇難者生前的一位好友已不堪忍受各路記者的“騷擾”,在其微博上貼出了媒體約訪私信的截圖,并寫道:“如果大家也收到一些媒體的聯系想獲取消息,最好不要跟他們說什么,家人可能不想被打擾。當然這些媒體也沒什么惡意。” 媒體雖然沒什么惡意,但一些做法可能會令遇難者家屬間接受到傷害。 海外媒體評論說,一位在波士頓爆炸案中身亡的中國公民引發了民眾爭論,原因在于中國媒體不顧遇難者家屬的意愿,將這位女性遇難者的名字、身份和照片等背景信息曝光。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有人批評這種行為“缺乏人道主義精神”。更有甚者,一些人還試圖從遇難者家人“不要公布死者姓名和信息”的請求做文章。網友“假裝在紐約”在微博中寫道:“因為家屬不愿死者被打擾,請求媒體不要公布死者姓名和消息,于是就有許多人毫無根據地揣測死者是官二代,這家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消費”新聞人物的類似事件近些年來屢有出現: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故居即刻成為旅游熱點,連后院的胡蘿卜都被游客拔光;“雷政富不雅視頻”女主角趙紅霞照片被曝光后,家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她懇請媒體別牽涉其幼子。 從當事人家人和朋友的角度出發,媒體一次又一次的報道,可能會喚起他們不愿觸及的痛苦,進而再次受到心理創傷。媒體該如何面對雖不悖職業道德,但有關人文情懷的保護“隱私”訴求?(記者苑蘇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1]網絡神算輸入網友微博名稱 能即時挖出八卦猛料
- [ 04-08]德國第一家庭隱私頻遭歐洲媒體“報復性曝光”
- [ 03-24]Cookie引發隱私保護關注 瀏覽器推出"一鍵清理"
- [ 03-14]智能手機移動應用涉嫌大規模抓取用戶隱私
- [ 01-14]曝哈登嫖妓竟拒付費 隱私部位被嘲笑尺寸太小
- [ 12-25]中國青年報:沒有人會拒絕個人電子信息保護
- [ 12-20]云計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保護刻不容緩
- [ 11-27]醫院隨意公開患者照片侵犯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