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三公開支9千億說法捕風捉影
2013-04-19 0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2004年“三公”支出1201億元 該數字屬權威發布,但最新數據難提供 “‘三公’不是財政學上的概念,而是從民間流行起來的說法。”李煒光說,“目前中央部門的絕大部分都公布了‘三公’支出的數據,部分地方政府也在公布。” 李煒光解釋,雖然政府的財政管理上接納了民間“三公”的說法,但實際統計中并沒有這方面的科目。“要公布‘三公’支出,必須把分散在各項支出中‘三公’的數額分別統計出來,這種統計可能不夠準確和規范。” 實際上,“三公”開支有“三公經費”和“三公消費”兩個概念。 “‘三公經費’是財政上做了安排的用于‘三公’開支的資金,‘三公消費’則包括了財政安排相關資金和非財政資金用于‘三公’消費的各種資金,‘消費’的額度大于‘經費’?!敝袊鴦趧訉W會副會長兼薪酬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說,“比如出國考察是企業出的錢,到企業去吃請,這些也屬于老百姓講的‘三公消費’,但不是‘三公經費’。” 人民網2006年的報道《我國每年公款消費近9000億元的說法不實》,采訪了財政部預算司有關負責人。報道梳理了一份財政部預算司提供的2004年公款消費數據:公車數量180萬、公車消費1000億元、公款伙食費172億元、干部公費出國費用29億元,三項支出總額約1201億元。 “1201億元計算的是納入財政預算用于三公開支的額度,而社會所傳‘三公消費’,涉及預算內外及其他渠道用于‘三公’的總開支,后者大于前者?!碧K海南說,概念不同,統計口徑自然不一樣,計算結果也會不同。“各級政府要把各種用于‘三公’開支的財政預算內外資金統計清楚并控制?。淮送膺€應轉變政府職能和作風,減少并逐步杜絕非財政資金的‘三公’消費?!?/p> “納稅人關注‘三公’,其實是關注政府如何花錢?!崩顭樄庵赋觯猿霈F多版本的“三公”開支,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全國范圍“三公”數據的缺失。截至目前,只有“1201億”是比較官方的數據。而最近年份的數據是多少,難以統計。 對于各種版本“三公”支出的傳播,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電視系主任孫振虎說:“網絡傳播是一個輿論場,信息在其中互相傳送與接收,不僅是信息的傳播,還有對原始信息的解讀。個體的轉帖等于是對原始信息進行了重新編碼,往往帶有個體的情緒,并加入了個人的理解,這種理解越來越多以后,原始的信息反而被弱化了。” (董文龍參與采寫) (人民網-人民日報) |
相關閱讀:
- [ 04-18]教育部今年三公經費預算約2509萬 與2012年持平
- [ 04-18]國家外文局今年三公經費預算1069萬 與上年持平
- [ 04-18]中國社科院今年三公經費預算2051萬 與上年持平
- [ 04-18]中央黨校今年三公經費預算770萬 公務接待增175萬
- [ 04-18]物資儲備局三公經費預算2677萬 較去年減351萬
- [ 04-18]國家糧食局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數671.82萬
- [ 04-18]地震局三公經費預算5770萬 與上年持平
- [ 04-18]住建部2013年三公預算757.49萬 比去年增加4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