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汶川到蘆山,一個民族的砥礪前行
www.fjnet.cn?2013-04-22 08:29? 陸俠?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我們并不只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里,每個人身上也扛著歷史。”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堅守雅安的同胞、眾志成城的國人,讓我們看到了“扛著歷史”的堅韌 8天前,青海玉樹,地震3周年。20天后,四川汶川,地震5周年。一切都還歷歷在目,4月20日,四川蘆山,一場7.0級地震,在13億中國人心中再添一道深創劇痛。 同樣是地動山搖、生命危殆,同樣是萬眾一心、千里馳援。從汶川到蘆山,“救人第一”的國家理念沒有變,舉國動員的災難應對沒有變,同心協力的守望相助沒有變,然而這兩天,更多的變化和行動,卻讓我們看到一個民族在磨礪中的前行。 震后53秒,第一條震情微博就已傳上網絡;一小時內,應急響應預案有條不紊展開;3小時里,第一支救援部隊火速到達震中,400多名危重傷員被送往異地救護……及時、高效、有序,這是千萬網友對兩天來救援的共同評語。從容、鎮定、堅強,這是世界從災難中看到的中國表情。 這份鎮定與從容,不僅是因為我們遭遇過災難,有了救援的經驗、應對的技巧,更是因為我們經歷了思考,對許多問題早有答案。在命運的洗禮中,在持續討論、不斷反思、積極推動中,那些至關重要的價值,被熔鑄為不言而喻的社會共識。 從汶川到蘆山,我們對生命尊嚴有了更深領悟。災情不再封鎖在檔案里,遇難者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數字,逝去同胞的名字在國家電視臺被莊重念出……汶川地震5年后的今天,十萬火急的救災行動中,人們小心翼翼地相互提醒不要消費苦難、注意媒介倫理。“喪失生命跡象的也要把遺體抬出來”,李克強總理擲地有聲的指令,再次傳遞這樣的信念: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不是別的,而是它的全體公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22]防震專家呼吁推廣地震預警系統 稱不能再等
- [ 04-22]快訊:蘆山縣7.0級地震已致188人死亡 25人失蹤
- [ 04-22]女主播披婚紗報道地震續:賓館稱曾建議取消婚宴
- [ 04-22]寶興1所中學震后成廢墟 系汶川地震后重建(圖)
- [ 04-22]地震第2日:地震致186人遇難 累計安置受災群眾17.1萬人
- [ 04-22]四川蘆山雙石鎮村民大多沒有存糧 最多堅持4天
- [ 04-22]通往寶興關鍵道路再次塌方中斷 縣城物資緊缺
- [ 04-22]男子地震后從外地徒步75公里回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