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救援72小時:與死神賽跑
2013-04-23 08:1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李克強主持召開會議 部署抗震救災工作 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抵達四川蘆山地震災區察看災情,部署抗震救災工作。這是李克強在受災嚴重的雙石鎮察看災情。新華社記者黃敬文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下午趕到震中災區,仔細察看災情后,晚上在蘆山縣臨時搭建的帳篷里主持召開抗震救災工作會議,研究救災形勢,部署下一步救災工作。 災后的蘆山,電力還沒有恢復,會議只能打著手電召開。會上,四川省、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以及國家地震局、衛生計生委、民政部、發改委、交通部等分別匯報了最新災情和各方面救災的進展情況,李克強對各方抗震救災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針對大家反映的問題和建議,他提出了6點要求。 第一,當前四川省首要的工作是抗震救災,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生命最寶貴。今晚要進村入戶排查,確保無一遺漏,有一線希望也要盡最大努力。要調集精干力量對傷員進行救治,重傷人員要及時向外轉移,減少死亡率和致殘率。 第二,保持運輸暢通。鐵道、交通等有關方面要全力以赴,建立帳篷、棉被等救援物資的綠色通道,盡快運抵災區。災區車輛要為搜救部隊和醫療隊讓路,讓“綠軍裝”“白大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最需要的地方。 第三,確保救災物資和資金供應。根據災區的需求,再增加2萬頂帳篷,調撥800套活動板房,鐵路、交通等有關方面要抓緊調運。明確受災群眾過渡安置補助標準,保障救災和安置的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第四,防止次生災害造成新的傷亡。大震后余震頻率高,災區危房多,很多已成為站立的“廢墟”,容易發生次生災害。要組織專家抓緊鑒定房屋受損情況,全面排查安全隱患,讓群眾避險。 第五,增派專業力量科學救援。要繼續增派200名高水平的專業搜救隊伍,今晚就要到達災區,盡快進入搜救現場,科學施救,提高救災的效率和效果。 第六,建立統一高效的抗震救災指揮機制。這次抗震救災動員范圍廣、投入力量大,必須形成統一高效的調度指揮體系。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嚴明紀律,科學調度和協調地方、軍隊、武警、中央部門等各方救援力量,形成大力協同、密切合作的機制。確保救災既及時迅速,又科學有序。 汪洋:爭分奪秒 科學施救 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村一人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繼續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新華社記者江宏景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21日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繼續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汪洋先后來到受災較為嚴重的蘆山縣老城區和蘆陽鎮駝家營村、城南社區安置點,仔細查看和詢問群眾生活情況。他還乘直升機專程前往尚未通路、通信的蘆山縣太平鎮,實地了解災情,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受災群眾和徒步到達當地搶險的救援人員。當天下午,他又乘車前往蘆山至寶興段公路,察看道路搶通情況,現場協調交通管理裝備。當晚,汪洋在蘆山縣救災帳篷里與來自縣衛生局、街道社區、鄉鎮村組、解放軍一線救援人員和志愿者代表進行了座談,認真聽取基層干部群眾對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汪洋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抗震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各方面救援力量要在72小時黃金救援期內,逐村逐戶排查救助被困人員,確保不漏一村一人,同時千方百計救治傷員,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要切實加強余震監測及次生災害防范,努力防止出現新的人員傷亡。要加快組織運送救災物資,盡快把帳篷、飲用水、食品等發放到位,盡快搶通道路、通信和電力供應,做好衛生防疫、垃圾清運等工作。要完善統一指揮體系,進一步加強人員、物資、機具、車輛的調度,防止形成擁堵,做到科學施救。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注意聽取搶險一線的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救災舉措,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汪洋對受災群眾自救互救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只要我們團結奮斗、自強不息,同舟共濟、互幫互助,把信念與力量擰成一股繩,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借鑒抗擊“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的成功經驗,就一定能夠克服抗震救災面臨的暫時困難,盡快全面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秩序。汪洋最后說,只要我們上下共同努力,蘆山地震災區一定能像汶川地震災區那樣雄起。 抗災全景:生命至上全力施救 4月22日,中國國際地震災害救援隊隊員帶著搜救犬在寶興縣地震災區尋找生命跡象。當日是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后的第三日。各方救援力量不放棄生命的希望,在廢墟和塌方地點尋找幸存的群眾,快速救治和轉移受傷人員。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抗震救災已進入第3天,各方面救援力量正抓緊在72小時黃金救援期內,逐村逐戶排查救助被困人員,確保不漏一村一人,同時千方百計救治傷員,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在“72小時黃金救援期”內,各方抓緊尋找、施救受災群眾。據四川省民政廳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4·20”蘆山地震已造成雅安、成都、廣元、綿陽、德陽、南充、廣安、遂寧、內江、樂山、自貢、宜賓、達州、資陽、眉山、阿壩、甘孜和涼山18個市州111個縣172萬余人受災,192人死亡,失蹤23人。 據來自四川省政府的消息,目前,已有11220名醫療衛生人員在災區參與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至22日15時30分,全省共收治傷員10579人次,已治愈出院4312人,現住院診療1535人,其中重癥及危重癥317人。災區無疫情發生。 “目前仍在生命搜救黃金72小時之內,抗震救災部隊仍將生命搜救放在第一位。”成都軍區抗震救災前進指揮所指揮長、軍區參謀長周小周22日說,全軍和武警部隊投入救災總兵力已達1.9萬人,救治傷員2875人,幫助轉移安置群眾2.4萬人,運送物資1355噸。部隊正進入地震災區的所有鄉村,實施地毯式搜查,確保不漏一家一戶,不留任何死角。 為緩解災區群眾生活難題,民政部22日下午又緊急調運200個簡易廁所。之前,民政部調配的2.5萬頂救災帳篷、13.7萬床棉被、1萬件衣物、7萬件食品、4萬件飲用水已運抵災區。 地震災區的孩子恢復上學了嗎?22日是“4·20”蘆山地震震后第一個上學日,蘆山縣副縣長王東介紹,由于全縣教學點震后不同程度出現墻體開裂,以及板房制作搭建仍需時間等問題,全縣中小學教學點暫無明確復課時間表,但因臨近高考,高三學生有望于23日到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復課。 有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據寶興縣蜂桶寨自然保護區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大熊貓未出現受傷情況。寶興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科學發現地,也是第一只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被譽為“世界瀕危動植物的避難所”。>>>更多 黃金72小時 各方生死救援蘆山地震災區 4月22日,在四川省蘆山縣龍門鄉安置點,救援人員將傷員抬往醫療點進行救治。當日,在地震災區的各支救援隊伍進一步加快行動速度,爭分奪秒地深入到當地展開救援行動。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各部門緊急行動 蘆山地震救援,吹響沖鋒號 中央財政緊急撥付應急救災綜合補助10億元,用于災區搶險救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濟、地震受傷人員醫療救治、遇難人員家屬撫慰以及公共服務設施應急搶修等方面。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民政部門正在向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搶運帳篷、棉被、折疊床等救災物資,預計首批3萬頂救災帳篷、5萬床棉被和1萬張折疊床可于21日晚運抵成都,并將在最短時間內送達災區。 國家發改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安排協調搶險抗災急需的煤電油氣運和應急物資保障供應工作。發改委協調中石油、中石化集團緊急安排當地所屬企業保證抗震救災沿途加油站24小時營業,組織中石油集團所屬企業緊急起運在四川江油的9000余平方米活動板房至蘆山災區。 救災部隊爭分奪秒大面積搜救生命 蘆山地震災區救援部隊進村入戶,拉網式展開全范圍搜救,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截至目前,成都軍區9500余名官兵,正在災情最重的蘆山、寶興兩個縣12個鄉鎮30多個村搜救群眾。 成都軍區牽頭成立了部隊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統籌指揮軍隊和武警任務部隊,分秒必爭,大面積全力搜救被困人員。 為科學統籌力量,提高搜救效率,聯合指揮部將指揮層級壓縮為兩級,建立了專人聯絡、工作協調、值班報告和情況檢查四項制度,并按地域區分四個責任區:第一責任區包括龍門鄉、寶盛鄉、太平鎮、大川鎮,第二責任區包括蘆山縣城及其余5個鄉鎮,第三責任區包括寶興縣全境,以及空中行動責任區,實施劃片清排、逐戶安置。 救援部隊小群多路、立體突進,想方設法進村入戶,搜救幸存人員。14集團軍工兵團國家級地震救援搶險隊57名官兵立體機動、千里馳援震中龍門鄉、寶盛鄉,使用熱成像、雷達、聲波等生命搜索設備和4條搜救犬展開科學搜救,從危房中救出被困的一家三口。13集團軍陸航旅派出8架次直升機,運輸50余名醫護人員到達寶興縣。某炮兵團1000余名官兵徒步穿越塌方路段,在寶盛鄉、太平鎮、大川鎮等重災區轉移被困人員300余名。 黃金72小時迫近救援不松懈 災區最大問題是物資短缺 4月22日,在四川省蘆山縣龍門鄉安置點,一名小朋友在領取救災物資。當日是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發生后的第三天,抗震救災工作已經逐步由搶險救援轉向物資發放和群眾安置。目前,社會各界捐贈災區的各種物資正有序發放到災民手中。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目前仍在生命搜救黃金72小時之內,抗震救災部隊仍將生命搜救放在第一位。”成都軍區抗震救災前進指揮所指揮長、軍區參謀長周小周22日說,抗震救災部隊已明確下步行動三大重點:生命搜救、搶運物資、衛生防疫。 中國軍隊和武警部隊投入蘆山抗震救災總兵力已達1.9萬人。截至22日12時,共解救被埋壓群眾4人,救治傷員2875人,幫助轉移安置群眾2.4萬人,運送物資1355噸。 目前重災區仍然急缺食物、水、帳篷、棉被、藥品和消毒劑等物資。 由于市政管線損毀,清水池嚴重破壞,水源點遭到破壞,承擔著重要飲用水功能的蘆山縣二水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2日晚上,廠里囤積的300立方米水源就會用光。 雅安地震災區的蘆山縣雙石鎮為退耕還林,耕地所剩不多,村民們并不種植稻谷,而是習慣購買糧食。村民大多沒有存糧,手里的糧食頂多能堅持二到四天。“鎮里現在需要的是物資。”雙石鎮書記宋政說,“這里需要3000頂帳篷,8000多人的口糧。奶粉、柴油、汽油緊缺。”宋政已經派出了6支小隊,前往縣城尋求幫助。“最后等來的物資,只有一車酸奶。” 在蘆山縣太平鎮,村民們在鎮口道路兩邊掛起牌子,上寫“缺水缺食品”“缺帳篷”。紅星村的一位高三女生對記者說,地震后,由于道路堵塞,救援物資運不進來,他們村里還沒領到救援物資。 另外,藥品缺乏也十分嚴重。 黃金72小時要添磚不添堵 守望也是一種力量 震后72小時是黃金救援時間。由于蘆山災區道路狹窄,趕往災區的車輛太多,造成嚴重擁堵,直接影響了救援工作的開展。 面對種種情況,交通部門在地震后12小時打通318國道,并連續3次發布交通管制信息嚴禁社會車輛進入災區,保障生命綠色通道暢通。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蔡競在新聞發布會呼吁,由于交通組織、次生災害、后勤保障、個人救助風險等原因和不可抗拒因素,不倡導個人自行前往災區救援救助。 通往“孤島”寶興縣的道路已于21日下午被搶通,但車流量太大,道路擁堵。這導致千方百計搶通了中斷的道路后,卻搶不通堵塞的車輛,致救援人員無法進入,傷員無法送出。 國務院辦公廳于21日19時許要求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工作,各單位團體未經允許暫不進入災區。 |
相關閱讀:
- [ 04-23]汶川地震斷腿女教師赴蘆山災區當志愿者(組圖)
- [ 04-23]高三學生憶地震瞬間:我以為不會活著參加高考了
- [ 04-23]志愿者給地震孤兒喂奶被贊“最美媽媽”(圖)
- [ 04-23]蘆山縣國張中學周三復課 7學生仍聯系不到家長
- [ 04-23]蘆山地震第三日 震區通信道路電力基本通暢
- [ 04-23]蘆山地震重災區雙石鎮:一個婚禮一個葬禮救了全村人
- [ 04-23]災難中砥礪志愿精神
- [ 04-23]中科院研究稱蘆山地震對大熊貓棲息地影響較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