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為了鄉情--軍民混編志愿者隊伍挺進寶盛素描
www.fjnet.cn?2013-04-23 12:34? 陳煒偉、徐博?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四川蘆山4月23日電(記者陳煒偉、徐博)“稍息!立正!報數!” “一!二!三……二十七!” 23日,震后第四天,老天頗不給情面地下起了雨。在蘆山縣寶盛鄉玉溪村,雨水打在山間小路,墜入湍急的玉溪河。響徹山谷的報數聲,來自一支軍人和普通民眾組成的志愿者臨時“部隊”。 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將徒步穿過出現塌方險情的山路,前往目的地寶盛鄉。 記者跟隨志愿者隊伍,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不堪的道路上。隊伍行進很快,只能匆忙地從他們只言片語的回答中給這支隊伍一個“素描”。 喊口號的隊長叫貢英俊,是沈陽軍區一名現役軍人。地震發生時,他正在麗江旅游,聽到消息便趕到災區,輾轉到達龍門鄉。 穿藍色作訓服的陳偉,是南海艦隊一名現役軍人。地震發生時,他正休假在四川江安的家中,和貢英俊一樣,毫不猶豫地來到蘆山縣,最終趕到龍門鄉。 他們并不孤單。在龍門鄉,貢英俊和陳偉遇到了來自各地的另外26名志愿者,一顆顆熱切的心立刻擰成了一股有組織的力量。 “我們聯系了寶盛鄉政府,到那以后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陳偉告訴記者,28人的隊伍中,有現役軍人、醫護人員和老師,到了寶盛鄉他們將服從安排,幫助搭建帳篷、救治傷員等。 面對記者的追問,一個小伙子指了指頭頂安全帽上印著的“網名”——“望佛燒香”。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兩個同學通過網絡取得聯系,一起到了龍門鄉,也加入了這個臨時“大家庭”。 朝氣和激情,不是年輕人的專有名詞。59歲的盧紹華在汶川地震時就曾做過志愿者,雖年近花甲,依然精神抖擻:“退休在家,想來幫幫忙!” “靠右!”“小心!”雨越下越大,隊員喊著口號提醒,保持隊形行進。 這時,貢英俊指揮隊伍停了下來。 “大家停一停,我們現在開個會。”貢英俊說:“前方已經塌方了,我們要齊心協力闖一闖,大家一定要聽指揮,好不好?” “好!”洪亮的聲音再次響起。 陳偉也大聲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隊形,聽從指揮!” “不止是為了鄉情,任何地方發生災難我都會去。”走在最后的四川巴中人趙定攀對記者說。說完,這位濟南軍區的戰士敬了個軍禮,轉身加入隊伍,慢慢消失在雨霧中。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3]通往重災區道路已基本恢復通行 寶盛段仍在搶修
- [ 04-23]地震中的“最美班級”:“高二一班”就是我的名字
- [ 04-23]武警警官拒絕父母搶救自家損失請求 屢過家門而不入
- [ 04-23]海外網友寄語雅安地震:風雨過后是彩虹
- [ 04-23]“屋堅強”!震中一座百年老宅巍然屹立
- [ 04-23]救援隊伍在蘆山縣城城南街挖出一名幸存者
- [ 04-23]空軍"黃金72小時"發揮機動優勢爭分奪秒救災
- [ 04-23]龍巖市民昨晚集體為雅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