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大學生心理健康優于社會平均線
www.fjsen.com?2013-04-24 07:11?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解 開設健康課程擴大教育面 反思價值觀改善社會環境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糟,他們有時需要的僅僅是發泄或者支持。”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副院長白學軍說,很多前來咨詢的學生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傾聽和支持,而我們不會告訴學生該做什么,但會在一定時間內關注學生情緒的變化,如果負面情緒持續時間很長,就會幫助他們尋找一些深層次原因。 按教育部規定,每所高校都應設置“心理委員”。“北師大的心理委員叫‘雪絨花使者’,每個班級有一男一女兩名,幫助疏導學生情緒,提前發現嚴重心理問題,并向中心老師預警。”張繼明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和一些特色選修課,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設立了‘成長營’這樣準專業性質的學生心理輔導團隊,進行輔導。” 北師大大四學生曉蕾(化名),從高中開始就被強迫癥糾纏,必須隨身攜帶抗強迫和抑郁的藥物。在心理輔導室,她平生第一次痛快地流淚傾訴,第一次感覺到被接納、被理解、被關注、被支持。經過近3個學期的心理輔導,在大三第二學期,她再也不需要藥物,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強迫一項的分數接近正常值。 除了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咨詢幫助,北師大對普通學生心理健康也很關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以及一些特色鮮明的選修課,如《電影中的生命觀》等。南開大學在大一就開設《大學生活導航》公共選修課,幫助學生正確規劃大學生活;《大學男生》和《大學女生》選修課,從心理學視野進行性別教育。這些心理課程很受歡迎,名額常常被快速搶光。 袁辛認為,大學生內心正能量的成長,還需要溫暖和諧的社會環境。人是善惡一體的,提升正能量就是揚善抑惡,“整個社會也要反思主流的價值體系,如果整個社會都崇尚金錢和權力,社會成員都拼命爭名奪利,大學生心理也很難不被這種社會的功利裹挾捆綁。”政府和教育部門應對教育的價值觀檢討,弄清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楊昊參與采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7]衛計委:《精神衛生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
- [ 10-29]歷經27年終獲通過 《精神衛生法》終結"被精神病"
- [ 10-29]歷經27年終獲通過 《精神衛生法》終結"被精神病"
- [ 10-27]精神衛生法規定患者有權拒絕住院
- [ 10-27]精神衛生法醞釀27年終通過 “被精神病”有望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