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文物受損嚴重 東漢國寶級文物據稱已震斷
www.fjnet.cn?2013-04-24 08:05? 劉薇 溫建敏 梁懌韜?來源:羊城晚報-金羊網 我來說兩句
樊敏石闕、蘆山石獸、平襄樓,還有不少的青花瓷、青銅器……在關注災害的同時,羊城晚報特派記者也關注著這些默默無言、無法喊痛的珍貴文物。記者多方打聽獲悉:擁有“中國漢文化之鄉”美譽的蘆山縣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尤其是東漢國寶級文物“樊敏石闕”主闕據稱已震斷。 蘆山三處國寶無一幸免 記者了解到,蘆山縣是一個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縣域之內就保存有三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當地人祭祀蜀漢大將軍姜維的平襄樓,號稱全國保存最完好、雕刻最完美的漢代石刻樊敏碑闕,以及四川少見的元代木構建筑蘆山龍門青龍寺大殿。 蘆山在蜀漢時為漢嘉郡首府,傳為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維屯兵守邊御羌、封蔭食邑和肝膽歸葬之地。縣民歷代崇祀姜維,“平襄”二字,正是姜維封侯之號。有消息顯示,平襄樓的受損情況最為嚴重,這座始建于北宋,重建于元代的古建筑,外部圍墻和圍墻石柱都大面積倒塌現象,樓體也出現部分垮塌。 樊敏碑闕,被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譽為“漢魂”、“漢藝精粹”,在文物界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然而地震來襲,這個漢代建筑遺存和碑刻被無情損壞。據蘆山縣博物館副館長吳偉介紹,樊敏闕及石刻碑身第二層以上斷裂,闕頂面臨垮塌。這個消息讓雅安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潘紅兵心疼的“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建于元代的青龍寺現在僅大殿尚存,是四川省現存少數元代建筑中有準確銘文紀年的古建筑。青龍寺大殿所處的蘆山縣龍門村,在這次地震中受災特別嚴重。羊城晚報記者在龍門鄉青龍寺看到,這里已被當地相關部門開辟成災民安置點,搭了不少白色帳篷。一進去的山門遭到部分損毀,大門也有裂痕,大殿部分佛像也受到損壞,因找不到相關負責人,還不能清楚掌握具體受損情況。 除了上述三個“國寶級”文物,蘆山境內包括王暉石棺、佛圖寺、姜維墓等在內的10個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也都有不同程度受損。不過,唯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據蘆山縣文化局局長陳忠獻透露,蘆山縣博物館中所列藏品因為正趕上新舊館交替,藏品均被打包放入庫房準備搬遷至新館,因此幸運躲過一劫。 雅安博物館瓷器摔得慘 雅安博物館雖然距離震中蘆山有三十多公里,但脆弱的文物們仍然損壞的令人難過。 羊城晚報記者昨日趕到雅安博物館發現,博物館主體建筑從外觀看還算可以,但據工作人員稱,內部兩層展廳有很多裂痕,掉落的墻皮、震碎的玻璃到處都是,加上余震還不斷,里面很是嚇人。 一位工作人員說,陳列品毀壞得很嚴重,瓷器是最慘的,好多都碎成一片片了,就連看似堅固的青銅器好多也都有了裂紋,“太可惜了,這些文物毀壞了,即使能修復,也不是原樣,再也找不回了”。不過她略感欣慰地說,好在有一件“鎮館”的元代青花瓷正好送去北京展覽,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據了解,雅安市博物館內陳列的文物,都是在雅安七縣一區出土的文物精品,包括姜城城門石獸、樊敏墓前石獸等一組珍貴的南方絲綢路上的漢代石刻,以及古蜀青銅、明朝兵俑等精美文物,總共近500件。 羊城晚報特派記者 劉薇 溫建敏 梁懌韜 (發自雅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4]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生6.6級地震 震源深度33公里
- [ 04-24]雅安地震牽民心 周三至周五漳州博文書店義賣
- [ 04-24]漳州云霄列嶼邊防官兵組織師生地震逃生演練
- [ 04-24]各地各界向雅安地震災區伸出援手
- [ 04-24]網傳省級城市地震危險度 民間救援無序誰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