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志愿者建議理性救災:很多事情根本幫不上忙
www.fjnet.cn?2013-04-24 08:31? 童俊?來源:浙江在線 我來說兩句
4月22日下午,一名女志愿者在向蘆山地震災區運送藥品途中,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4月23日凌晨,20多名從西安至蘆山的學生志愿者在大山迷路并失去聯絡。直到今天下午5點,20多位同學全數安全到蘆山。 連日來,各種救援部隊都陸續抵達災區,大量來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也不斷涌入進來。面對災區的各種情況,志愿者在奉獻愛心的同時,卻也面臨著尷尬甚至痛苦。 “我在學校就是志愿者”、“我會做護士”、“我什么車都會開”……21日中午,浙江在線記者抵達蘆山縣城時,看到在志愿者服務點的小桌子前排起了長隊,志愿者從全國各地不斷趕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寫滿了興奮和激情。 蘆山縣團委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介紹,有省內外數千名志愿者在蘆山登記。 四川農業大學的大四學生朱可和馬溟平時喜歡戶外運動,并熱衷于公益。 地震發生后,學校停課。21日9點多,他倆和其他3個同學一起騎著自行車,帶了點干糧,就挺進蘆山災區了。3個多小時后,他們一行從多營鎮,經飛仙關鎮,再到蘆陽鎮。 他們說:“我也不知道來能做什么,但只要來了,總會心安。”其實,他倆的想法和眾多志愿者的一樣,抓起背包就沖到第一線,面對危險依然執著前行。 他們先是騎車繞縣城一圈,找到了醫院、紅十字會等單位,想獻血,但卻被告知沒有具備采血能力,獻血要去雅安。最后,他們來到志愿者報名點進行登記,發現志愿者很多,但能干的事情很少。 交代給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送藥。 朱可負責送藿香正氣水、感冒藥到醫院的臨時安置點。往返了三趟。 馬溟則負責將上述藥品送到一個社區安置點。往返了兩趟。其他3個同學沒什么事情,就為他倆護送藥品。 到了下午2點半,由于沒有什么事情,3個同學就騎車返回學校了。但朱可和馬溟留了下來。 下午,兩人又分配到其他任務,負責到移動設立的充電站負責看管充電的手機。 兩人一直忙到凌晨2點,頭頂鋪了一個雨棚,就直接睡在了地上。 第二天,有3個女孩子接替了兩人的工作。暫時也沒有什么活可以讓他們做。 于是,他們干脆騎著自行車到蘆山的各個鄉鎮,看看救援人員有什么需要幫忙。但除了搭帳篷,他們能幫個手,其余工作都比較專業,根本幫不上。 4月22日下午,朱可和馬溟商量后,決定返校,回雅安獻血。 臨走前,根據自己的經歷,兩人對志愿者工作也提了幾點看法: 首先,志愿者最好不要開車進蘆山,本身路況差,救援車輛多,太多社會車輛的進入勢必要影響到正常的救援車輛通行。 其次,各個單位都打著“抗震救災”的橫幅開車送物資到到各個鄉鎮。最好在雅安或者蘆山有個專門部門或者地點來接收物資,再統一調配運輸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較為盲目地發放。 對于志愿者的管理,兩人覺得,應該由一個統一部門進行管理、組織、協調和分配,目前在具體的協調上都很不完善。 他們想對即將要進入災區的志愿者們說一句,震后前幾天最好能讓具備專業知識和設備的救援隊進行施救,志愿者最好在災后安置和重建時逐漸進入。如果沒有一定的救援知識,不要盲目進災區。同時,縣城的志愿者比較多,已經飽和,很多也比較閑,最好能往鄉鎮轉移。 一位從事多年志愿者工作的老隊員表示,很大一部分志愿者來自周邊大學,他們沒帶任何食品和戶外用品,只憑著一腔熱情進入災區,食宿都無法保障。 我們一面在被這些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感動著,一面又充滿了迷思和擔心,為救援災區而去的他們,一旦受傷失蹤甚至遇險,又有誰來為他們負責?在呼吁理性救援的同時,對那些已經為救援不斷付出身心的志愿者們,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對此,有網友表示,志愿者并不是空有一腔熱血,沖進災區就能起到作用的,首先應該先保證自己的吃住問題,不要給別人帶來負擔,其次還是需要作為團隊前往較好,登記每個人經驗和技能,進行相應的安排,這樣才不至于發生醫生不被認可,志愿者無所事事反成累贅,去救人的變成被人救的。 不過,也有支持者說,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解放軍的意志,也沒有與生俱來就會救死扶傷,去的人都是為了災區人民,也許他們能做的不多,但你們如果做不到對他們鼓勵,也請你們不要去詆毀,他們代表的是一種意志。(特派記者 童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4]地震災區狗咬人現象時有發生 農業部緊急調運疫苗
- [ 04-24]探訪地震重災村紅星村:村民臨時吃住不愁(圖)
- [ 04-24]四川地震后安全疏散8萬余服刑人員無一脫逃
- [ 04-24]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生6.6級地震 震源深度33公里
- [ 04-24]雅安地震牽民心 周三至周五漳州博文書店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