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專家稱“建筑物抗幾級地震”說法不科學
www.fjnet.cn?2013-04-25 06:54? 徐楊祎?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蘆山4月24日電 (記者 徐楊祎)“說一個建筑物抗幾級地震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我干了一輩子,都找不著機會說。”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袁一凡2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民眾對地震的相關知識仍有不清楚的地方。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汶川地震后在寶興縣所建8級抗震建筑不抵7級地震”,引起了民眾對于震區建筑抗爭標準的討論。 對此,正在災區開展地震數據勘察的袁一凡表示,建筑物的抗震設防標準不是震級,而是烈度。“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是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烈度。”袁一凡說,離震中越近烈度越高,“比如在電燈下看書,離燈越近看得越清楚。” 根據現有“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防原則,袁一凡認為,地震發生后要允許房屋出現損毀,要正確地看待建筑的破壞程度。“就像人的身體,骨架沒壞,只是手指壞了,身體整體情況還是好的。”袁一凡給記者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以框架結構的建筑為例,只要不是承重墻,要允許它在地震中發生損壞,壞的部分拆了修好就能用了。 “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把房子修到像碉堡一樣也不切實際,也要考慮建設成本的問題。”袁一凡說。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長周榮軍表示,烈度不僅與震級和距離有關,還與震源深度密不可分。“震源深度越淺,形成的烈度也就可能越大,對房屋的破壞性也就會越大。” 震后第一時間趕往蘆山災區參與房屋安全應急評估工作的苗啟松,是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他很高興看到經過地震考驗的隔震建筑基本完好,這也是中國隔震技術應用實例第一次經受強震檢驗。 據悉,地震專家們已完成了350個點位的地震烈度情況勘察;而住建部門業已完成了70%左右的房屋安全應急評估工作,將為安置民眾和災后重建提供數據參考。(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25]四川宜賓長寧縣、珙縣、興文縣交界發生4.8級地震
- [ 04-24]專家稱地質災害具隱蔽性 準確預測地震仍是難題
- [ 04-24]蘆山地震重災城鎮發現崩塌滑坡災害703處
- [ 04-24]阿富汗地震致7人死超過70人傷 多處房屋被毀
- [ 04-24]四川蘆山7.0級地震已致196人死亡 11470人受傷
- [ 04-24]直擊蘆山最大垃圾處理廠 災區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 04-24]蘆山地震已致193人遇難25人失蹤 逾200萬人受災
- [ 04-24]公益媒體人助力 蘆山首個帳篷小學開課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