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專家:蘆山地震災區建筑基本達抗震預期
2013-04-26 09:31? 萬瑤?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四川省住建廳組織應急評估專家赴災區進行房屋安全鑒定,本報記者一路隨行 4月25日,本報記者跟隨住建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省住建廳的專家赴蘆山開展公共建筑應急評估和安全鑒定。地震對房屋的破壞達到什么程度?災區房屋安全情況如何?專家組給出了專業意見。 查看點一:蘆山縣人民醫院 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受損部分可修復 蘆山縣人民醫院共有門診大樓和住院大樓兩個主體建筑,門診大樓為澳門援建,住院大樓為2005年修建。 記者看到,門診大樓結構較為完好,室內部分墻體有脫落現象。住院大樓墻體脫落較為嚴重,天花板也有脫落。 同為新建建筑,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區別在于門診大樓使用了隔震技術。”住建部質量安全司抗震防災處處長張鵬介紹。 在門診大樓地下一樓看到,大樓地基與主體之間有一個高20厘米左右的圓柱體。“這就是隔震的奧秘所在。”張鵬說,這個圓柱體就是隔震“彈簧”,起到“隔離”作用,用于把地震的作用力隔開,吸收部分地震的作用力,使建筑物上部結構受力減小。 記者在住院大樓看到,這里受損比較嚴重。“大家注意房屋的梁柱體系。”隨著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防災抗震技術中心副主任曾德民的手勢,記者看到,裸露出來的建筑房梁沒有裂縫。 “這表明建筑的主體結構完好。與門診大樓的區別在于,這個建筑采取的是傳統防震技術。”曾德民說,傳統的抗震建筑是靠合理的設計、上部結構對地震能量的消耗,“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棟建筑的主體結構沒有受到損害。” 專家們認為,災區新建公共建筑比如醫院、學校等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受損部位主要是非承重墻、天花板吊頂等非主體結構,這些受損部位是可以修復的。另外,經過抗震加固的房屋情況也比較好,主體結構沒有損壞。 |
相關閱讀:
- [ 04-26]祖孫三代地震中遇難 鄉親稱墳看上哪塊家屬說話
- [ 04-26]近500名專業技術人員在地震災區開展地災隱患排查
- [ 04-26]蘆山地震:權威專家解析災區防疫三大挑戰
- [ 04-26]蘆山地震七日祭:帶著溫情與反思 震后再起步
- [ 04-26]災區見聞:社會愛心力量支援災區
- [ 04-26]四川省政府公告27日全省哀悼蘆山地震遇難同胞
- [ 04-26]云南巧家附近發生3.4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 04-26]專家回應民間預測地震:報對宣傳報錯無人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