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離崗救人被炒魷魚 露宿街頭仍給災區捐錢
www.fjnet.cn?2013-04-26 13:18? ?來源:大河網 我來說兩句
“雷鋒”失業了。 “雷鋒”失業,這不是第一次 朋友王輝感慨道:“他這人太執著,有種幫人一定要幫到底的固執。像他這樣固執,公司不辭退他才怪呢!” 孫德坤在深圳并非默默無聞的人。4月19日,深圳的王先生向大河報報料時稱,他堅持行善23年,資助過無數人。 他因行善出名,也因行善數次失業。 孫德坤安徽的戰友韓先生記得,1998年初至1999年底,他和孫德坤在鎮江開發區健力寶公司打工時,孫德坤常去福利院照看小孩,還帶孤寡老人看病取藥。一年后,公司辭退了他。得知他被辭退后,福利院的人都為他感到難過。 孫德坤的前同事,深圳某小區保安隊長趙又亭回憶說,2011年8月,他們一起在西麗文廣小區當保安,只需站站崗,給進出車輛發發牌即可。孫德坤感覺很多時間被浪費了,就在業余時間搞了一個無人售報攤。無人售報攤,全靠消費者自覺取報、放錢、找零。收入也被他做了慈善,兩個多月里,他分兩次匯給一家孤兒學校5400元。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這個兼職,他被老板幾次約談。老板希望他好好工作,不要分心。但他我行我素,終被炒了魷魚。 趙又亭說,“老孫所做的慈善數不勝數。他曾自找麻煩,節假日跑到大街上給人發名片,希望別人有困難時找他幫忙。他多次因幫人而耽誤工作,被炒魷魚后,他內心非常痛苦和糾結。” 深圳某公司經理王輝曾和孫德坤一起去給立交橋下的殘疾人送過飯。王輝記得,那應該是在2009年底,那名殘疾流浪漢來自河南太康。當時,孫德坤在龍崗區一飯店打工,離該立交橋有25公里,但孫德坤一連半個月每天去送飯。由于路程遠,他坐公交車往返,常不能按時上班。沒多久,他就被單位辭了。說起往事,王輝感慨很多:“他這人太執著,有種幫人一定要幫到底的固執。像他這樣固執,公司不辭退他才怪呢!” “雷鋒”成了被救助對象 4月14日,作為熱心市民參觀完救助站后,他就留下來,成了一名被救助對象。 4月14日是深圳市救助站第一屆“公眾開放日”。一大早,救助站便聚集了87位愛心市民,其中就有孫德坤。 愛心市民參觀救助站,了解救助對象和救助程序,給受助的孩子贈送物品。下午4點,當其他人紛紛離去,孫德坤卻留了下來,成了一名被救助對象。當晚,他與安徽亳州王某等人同居一室。 但當孫德坤第二天了解到按救助站規定,只能在救助站短暫停留,最終要被送回老家后,他決定離開這里,因為他不愿離開深圳。他想再找個“兩全其美”的工作,既能養活自己,又能幫助別人。他也不想給社會和國家添麻煩。4月15日上午11點,他離開救助站返回市區找工作。他連續上門求職13家單位,均遭拒絕。然后,他請朋友幫忙制作了一個“雷鋒求職”的牌子,開始舉牌求職。 4月20日晚9點半,當深圳市民莫先生帶記者到沙河西路與深南路交會處西的立交橋下找到孫德坤時,昏黃路燈下,他正獨坐花壇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他只是端坐看報。約1小時后,孫德坤收起報紙,拿出一包鍋巴,吃幾塊喝幾口礦泉水。 自離開救助站后,他已在這里住了5天。 孫德坤選擇住在橋下,主要是為了省錢。他說:“南方天不冷,前半夜看看報,思考些東西,后半夜困了,就靠橋墩瞇一會兒。” 4月21日,孫德坤在報上看到雅安地震的消息,當即作出兩個重要決定。當天下午,他趕到深圳書城,把身上僅剩的126元錢放進了捐款箱。接著,他決定去災區。他說:“汶川地震時,我正上班沒趕上,這次不用向任何人請假了,去雅安救災的機會,我一定不能錯過。” 4月22日,他向朋友借了3000元,下午5時趕到機場,花1100元買了一張飛往成都的機票。次日下午,他飛抵成都,與民政部門組織的“義工連”一起開始工作。得到允許后,他轉車來到雅安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做道路救援后勤保障工作,負責炒菜和食品分發。每天他要給指揮部90多人做飯。25日下午4點,他又與深圳義工團其他8名成員會合,正等待分配新的任務。 據悉,離開深圳前,已有9家單位表達想接收他。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7]數位老人撿廢品賣錢捐災區 稱金額不多代表心意
- [ 12-24]男子患病村民捐錢 放棄手術后父親挨戶還善款
- [ 04-14]網友拉橫幅呼吁1200萬大獎得主捐錢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