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專家:中國應有序推進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www.fjnet.cn?2013-04-27 07:53? 余曉潔?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記者余曉潔)地震領域不同專業方向的幾位權威專家在接受新華社獨家采訪時表示,地震預警國外有成熟經驗,中國應有序推進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吳建平說,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是兩個不同概念。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出通告;地震預警是指突發性大震已發生,利用地震波和電磁波之間的時間差,搶在嚴重災害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動,也稱作震時預警。 中國地震應急指揮系統首席專家聶高眾表示,地震波是一種機械波,具有一定的傳播速度。比如蘆山地震發生后,成都居民不會立刻感覺到地面震動。而是要等相應的地震波傳播到人所在的位置。這個時間差給預警留下了一顯身手的空間。 越是對大地震,地震波傳播所用的時間越長,地震預警可能“搶出”的時間就越長,地震預警在減少地震傷亡和挽救經濟損失上的意義也就越大。應當承認,距離震中越近的地方預警能“搶出”的時間就越短,震中地區沒有給預警留下任何時間,所以不可預警,這個區域稱預警“盲區”。 吳建平說,美國、日本、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都在開展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日本早在上世紀中葉就開始建立鐵路系統緊急地震監測和預警系統。2006年覆蓋日本全國的國家地震預警系統正式運行。 地震預警領域,中國起步較晚。近年中國地震預警技術上吸收了日、美等國的優點,并在福建省建立了試驗系統。“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擬建成有5000余個地震臺站組成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實現全國范圍地震烈度速報和覆蓋華北地區、南北地震帶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新疆西部地區的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系統發揮作用需要有較高密度的地震監測預警臺網、準確可靠的自動處理系統、快速有效的信息發布系統。這些網絡系統的建立需要很多經費,不可能一蹴而就。 聶高眾說,此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跟上。在日本,按法定程序實施地震預警,出錯是免責的。地震局系統負責預警信息的發出。不同地方、單位要逐漸按照各自需要組織研發觸發裝置。比如緊急制動高速列車、學校鳴響警鈴、核電站關閉核反應堆的觸發裝置等。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所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倪四道表示,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應審慎有序推進。應看到,預警不是萬靈丹,越是為“搶時間”早期預警,依據的有效數據越少,誤判和誤差的可能就越大。日本地震預警出錯比成功的次數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