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12生肖回家“蜀道難” 四獸首下落不明
www.fjnet.cn?2013-04-29 07: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顛沛流離回歸路 圓明園12獸首建于18世紀中葉,每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會噴水兩小時。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后火燒圓明園,12獸首從此下落不明。 2008年底,佳士得拍賣行發布拍賣消息,在拍品名冊中,失散多年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赫然在列。流失的國寶以這種方式露面,引起了國際社會關注和譴責。 據了解,我國于1997年加入了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簽署了《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簡稱《公約》)。按照《公約》規定,任何因戰爭原因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該歸還。2009年初,中方組成了律師團依據《公約》對鼠、兔獸首進行追索,但被法國巴黎法庭駁回,佳士得公司如期舉行了拍賣。 起初,兩只獸首分別以1400萬歐元的高價拍出,而買家正是中國商人蔡銘超。這一度引起了國民廣泛關注。可是,他隨后以“拍賣品是非法流失,故無法申報入境”為由,宣布拒絕付款,最終拍賣被取消,后被皮諾家族買走,直至近日向中方表示無償捐贈。 到目前為止,圓明園12生肖獸首中,除待回歸的鼠、兔兩座獸首銅像外,牛、虎、馬、猴、豬5座獸首銅像也已回歸。有消息稱龍首在臺灣,保存完好,而蛇、羊、雞、狗4只獸首則下落不明。 國寶回家“蜀道難”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流失到中國境外的文物大約有164萬件,分散在全世界47個博物館。而國內有專家估計,流散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文物大約是這個數字的10倍。 國際公約眾多,但執行起來卻比“蜀道難”有過之而無不及。《流失海外的國寶》一書的著者、上海大學教授陳文平介紹說,“國際公約的溯及力和約束力有限,通常認為公約對其生效前發生的文物劫掠和非法出口沒有溯及力。”另外,不少歐洲國家并未加入有關國際公約,也就不受相關條款的約束。這為中國、埃及、希臘等眾多文物原屬國的文物追討帶來了難度。 據中國圓明園學會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介紹,追討國寶之路,一般有三種走法:依法追索,國家或民間回購及捐贈交換。這其中追索難度最大,但也最為合理。對于被掠奪的文物,只能在國際公約的框架底下通過法律等正常渠道去追索。如果用購買的方式,反而將當年的掠奪變為合法。 在綜合使用法律手段、回購等方式前,應當先“摸清家底”,查清流失文物的所在、保存狀況,再分別對癥處理。“家底一日不清,全面回歸就很難”。已故國家文物局專家羅哲文生前曾這樣強調。 值得欣喜的是,據國家文物局相關人員介紹,為加大追索的方向性、針對性,目前,由政府主導、民間先行、多渠道實現流失文物回歸的模式已經建立,并且成效顯著,2009年9件秦公晉侯青銅器的回歸,就是成功范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8]圓明園兩獸首回歸:開啟中法人文交流新篇章
- [ 04-27]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將所購圓明園獸首無償送交中國
- [ 04-27]7尊圓明園獸首回中國大陸 1尊在臺灣4尊下落不明
- [ 04-27]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將所購圓明園獸首無償送交中國
- [ 04-27]圓明園 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