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10天·5年 李克強總理抗震全記錄(圖)
2013-05-01 17:52?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4月26日,記者在龍門鄉轉了一圈,衛生執法監督支隊對20多個超過100人的大安置點進行了消毒、殺蟲、滅蚊蠅。村里還有很多“散戶”,隊員們就每天背著噴霧器挨個兒上門消毒。隊員羅磊負責的是青龍場村9個組的居民,轉一圈要走約20公里,“幾天下來,腳上磨出了好幾個血泡”。 調運油品4300多噸、活動板房1.1萬平方米;調運8萬頂帳篷、10萬床棉被、1萬張折疊床;一家家大醫院的醫生護士奔赴災區,一輛輛“搶”字號專列向四川疾馳……從發改委到民政部,從衛生計生委到交通部,國務院各部委在行動。 “我們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有未來的希望。”李克強的話,回蕩在蘆山和北京,傳遍了災區和全國。 5年前,他奔忙在汶川大地震災區 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總理必定日理萬機。 中國又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大國,大國總理必然經受考驗。 “我們經歷過大災難,有應對災難的經驗,有比較完善的應急機制。”4月20日,震后第一時間,李克強說出了這句“有底氣”的話,迅速穩定了人心。不錯,就在醞釀了蘆山地震的同一個地震帶上,5年前,李克強還參與指揮了驚心動魄的“5·12”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李克強出任副總理未滿2個月,他臨危受命,挑起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總指揮的擔子。48小時內,他在北京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協調救援保障工作。 2008年5月18日,李克強飛抵綿陽機場。3天里,他馬不停蹄地走遍綿陽、什邡、北川、汶川、都江堰等重災區。地震已過去一周,最急切的搜救工作已告一段落,從李克強所到之處,能清晰地看出他關注的重點——驅車前往平通鎮林家壩村山體滑坡現場和防疫一線;徒步半個多小時,走進幾乎被夷為平地的北川縣城,給路遇的受災人群送上食品、水和口罩,看望在帳篷里復課的小學生;沿著嚴重損毀的崎嶇山路進入汶川縣,查看紫坪鋪水庫和岷江邊岸的塌岸、泥石流情況。 正是5年前的經驗,鑄就了李克強在蘆山地震中的冷靜自信。外媒勾勒了一幅生動的“李克強抗震畫像”:“突發事件的處理,最能看出領袖的素質與能力。李克強以個人的平實作風,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樸實語言和自然表情,展現了果斷、自信、沉穩、有力和堅定。由此,也讓中國人在災難面前變得更成熟。哭聲少了,指責少了,慌亂少了,絕望少了,人們以一種大國國民的自信和有序投入救災中。” |
相關閱讀:
- [ 05-01]雅安地震過去十天 福州人民愛心仍未減
- [ 04-27]山東景芝酒業通過中國青基會向雅安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捐款儀式
- [ 05-01]雅安市蘆山縣、寶興縣、天全縣交界發生4.1級地震
- [ 04-29]地震災區雅安寶興縣:為應對降雨劃定逃生路線
- [ 04-27]雅安否認3重災縣公布地震經濟損失達1700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