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考古發現北朝皇家佛寺以佛塔為中心布局前所未見
www.fjnet.cn?2013-05-03 21:16? 馬繼前張雪恩李海波?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邯鄲5月3日電 (馬繼前張雪恩李海波)河北省臨漳縣宣傳部3日向媒體披露,最新考古發現,趙彭城北朝佛寺遺址群內有一大型皇家佛寺,該寺以佛塔為中心,重要軸線上建造大型殿堂式建筑、多院落式布局,為北朝佛寺遺址考古中未見,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巖石當天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現河北臨漳縣趙彭城內存有多個當時寺廟遺址,此次新發現寺院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由寬5米、深3米的壕溝圍合而成。塔基位于佛寺中央偏南,平面近方形。佛寺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處大型院落,院落平面均呈正方形,四面由長約110米的建筑圍合而成,院落北部中央各有一座大型夯土基址。 鄴城遺址位于河北省臨漳縣西南約20公里處,由南北毗連的鄴北城和鄴南城組成,是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古都。據史料記載,東魏、北齊時期,統治者尊崇佛教,鄴城作為全國佛教中心,當時有寺院900所、僧尼8萬余人,堪稱佛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成的鄴城考古隊,1983年開始持續在鄴城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 2002年,鄴城考古隊對位于鄴南城的一處佛寺塔基遺跡進行了考古發掘,確定為趙彭城北朝佛寺塔基遺跡。隨后在佛寺周邊進行了持續近10年的考古工作,基本理清佛寺范圍和平面布局。在2011至2012年度的考古工作中,鄴城考古隊對佛寺東南院大型建筑基址、南部通道遺址及軸線北部建筑基址分別進行了勘探發掘。 朱巖石表示,趙彭城新發現北齊佛寺為皇家寺院,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高級別的佛寺遺址之一,其以塔為中心,呈現多院落式的建筑格局,為以往北朝佛寺遺址中所未見,豐富了對于北朝晚期寺院平面布局的認識。特別是中大型建筑條形夯土基礎建筑技術值得關注,建筑遺址出土的磚瓦等建筑構件遺物制作精細規整,為其技術、文化傳承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朱巖石認為,趙彭城北朝佛寺考古發現,證明了鄴城作為六世紀中國北方佛教中心的地位,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上滅佛運動和佛像瘞埋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線索。(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