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乳協回應國產奶粉優于進口質疑:抽檢主流品牌
2013-05-06 15:46? ?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解說4:發生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起因是三鹿嬰幼兒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導致各地為數甚多的孩子因飲用三鹿奶粉而遭遇不同程度的腎損傷,這一事件不僅是中國父母的傷痛,也是中國乳品行業發展的分水嶺。三聚氰胺事件同時成為中外乳制品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轉折點。近年來,中國國產乳業一方面艱難求存,一方面卻負面新聞頻繁不斷。而此次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發布這份國產奶粉質量優于進口奶粉報告的同時,還宣稱,目前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采取的是2010年4月1日正式執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作為我國嬰幼乳粉的第四代標準,這一標準在技術上是先進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 記者:剛才您說,恢復信心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我們看從2008年奶粉業出事一直到現在五年的時間,是不是我們能夠鍛造出一個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 劉美菊:因為現在一提到標準,大家馬上可能就會想到原料奶的標準,你的蛋白質是2.8,世界上人家都一般是要在2.9以上,可能大家一想最低標準是指的這個,而且很多消費者會說,你不好的原料,你怎么能生產出好的產品? 解說5:原料奶也就是生鮮乳,是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之一。2011年4月,中國牛奶新國標正式頒布,按照新國標,原料奶中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低于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每毫升原料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 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奶源、生產環節到市場準入給予更嚴格的規范。 但中國牛奶新國標被輿論普遍認為是一種倒退。 記者:那為什么在后期這么嚴格,而在奶源這個問題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質量問題上,卻比以前,專家說是要有所倒退呢? 劉美菊:我覺得作為中國乳業的這些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它的無奈之處就在這兒。 |
相關閱讀:
- [ 05-29]乳協稱乳品99%合格 媒體指其無“誠”百姓不信
- [ 05-28]乳協稱乳品合格率超99% 奶粉質量“歷史最好”
- [ 06-08]乳協首次回應毒奶粉賠償質疑 未給出清晰賬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