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康復后無人接回家 無奈長住醫院一年多
www.fjnet.cn?2013-05-07 14:30? 李花?來源:金陵晚報 我來說兩句
病床上的張趙氏閉著眼睛,瘦弱的身子蜷縮成一團,偶爾地哼兩聲。護士一會兒幫她整理整理被子,一會兒喊喊她。這位老人,今年100歲了,這是目前該病區住院時間最長的病人,這位老人從2012年2月16日入院,到現在仍住在醫院。別的患者都希望住院時間越短越好,這位老人為啥需要住院這么長時間? 2012年2月,因褥瘡入院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南京市紅十字醫院骨外科病房,在病區走廊的外面,記者看到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頭發幾乎全白,臉上的皺紋彰顯了她的滄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位老人已經100歲了。 她什么時候入院的?護士孫厚泉告訴記者,這個病人是他們病區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是去年2月16日入院的,當時是因為褥瘡入院。張趙氏的護工王師傅告訴記者,她的養子曾經告訴過她,老人2012年2月初在家摔了一跤,導致髖關節骨折,在家休息后,出現了大量的褥瘡。到醫院的時候,已經發燒。“她來的時候,病房里都臭死了,戴上好幾層口罩才能靠近一些,因為她年紀比較大,所以清瘡等都是護士長親自進行。”王師傅說,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老人的褥瘡也逐漸縮小。 一年前就康復,到現在無人接走 因為老人年紀較大,無法進行髖關節置換,另外,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老人也沒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所以,在她入院后的一兩個月就可以出院了,也就是說,去年4月,張趙氏就可以回家了。可是,她怎么到現在還住在醫院? 對于這樣的狀況,護工王師傅嘆了口氣說,這位老人很可憐,丈夫不到30歲就去世了,一輩子沒有生過孩子,丈夫去世后,她就在南京以幫別人“倒馬桶”為生,一直到80多歲才“退休”,其實后來的“生意”也不是很好。王師傅說,這些事情都是老人的侄女講的,因為沒有孩子,老人就收養了其弟弟的兒子張正(化名)作為孩子。去年老人摔倒后,是張正將老人送到醫院的,后來,來過幾次,不愿意接老人出院,總是說自己很忙。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他們再也沒有見過張正的影子。 張正,老母親非常想你 那醫院怎么不聯系張正呢?“我們也聯系啊,打電話,要么說忙,要么就不接電話,要么就說聽不到講話。”對于這樣的患者家屬,護士也非常痛苦,孫厚泉護士告訴記者,他們病區有50張床,大部分時間都是滿床,只要患者好了,他們都會讓患者出院。他們多次打電話給張正,可是張正始終不來接走老人。 護工王師傅說,她和李師傅一直是照顧這位老人的護工,當時和張正協商好,一天70元的護工費。可是,到現在為止,護工費也才付了一半。最后一次要護工費,還是護士長和保衛科的同志幫忙,到張正工作的地方找張正才拿到。“他每次說得很好聽,他說,不會虧欠我們的護工費,就算是賣血,他也會將護工費給我們。每次跟他說,要來看看老人家,他就說,太忙了。”王師傅說,其實,老人家是非常想念張正的。 因為年紀比較大,老人有些老年癡呆,而且聽力也很差,所以,大部分時候,很難和她交流。可是,老人會突然喊:阿正阿正,當護工對她說:喊有啥用呢?你兒子已經好久不來了。老人就會說:他太忙了,不怪他。有時候,老人的侄子、侄女、侄媳婦會來看她,但張正很少來。 百歲老人想回家 “我們是惠民醫院,老人又是低保戶,所以,一年多來,雖然有6萬元的醫療費用,可是,根據惠民和慈善政策,她的醫療費幾乎不用自己掏錢,所以,她的家人根本無需擔心醫院跟她要醫療費。”孫厚泉護士說,而且這位老人非常想家。 因為老人的牙齒不好,所以,一般的飯菜還吃不了,護士長經常從家帶湯給老人喝。護工王師傅說,老人還是比較能吃的,昨天早晨吃了一個燒賣和一瓶牛奶,中午吃二兩飯和一些菜。“老人的身體還可以,就是想家。”王師傅說,過年那一陣子,老是要穿衣服,說要回家買菜做年夜飯,也想她的阿正了。昨天中午到下午,記者給張正打了電話,他告訴記者,雖然不是親兒子,卻是老太太靠幫別人倒馬桶將自己養大,這份恩情是無法忘懷。但是,他也很無奈,現在將近60歲了,眼睛也不好,退休后再創業,在農村養雞,還遇上了今年的禽流感,雞賣不出去,雞蛋也賣不出去,自己的壓力也很大。 那也不應該將老母親放在醫院啊?對于記者的問題,張正嘆了口氣:我也不想啊,跟愛人關系不好,自己也沒有能力照顧好老母親,要是到農村來,生存環境更差,她現在在醫院,至少有醫護人員照顧,還可以多活一些日子。聽了記者的勸解,張正也表示,接下來,他會想想辦法,將老人盡快接出來。(通訊員 毛益鴻 記者 李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7]山東4歲H7N9患兒康復回家 專家:完全不具傳染性
- [ 05-05]上海今無新增人感染H7N9病例 2名患者康復出院
- [ 05-04]國內首位H7N9極度重癥患者康復 被房東逼遷搬家
- [ 04-18]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小患者康復出院
- [ 03-29]“割肝救夫”夫婦要跑馬拉松 證明自己康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