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食安辦:讓“嚴懲重處”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態
2013-05-08 21:56?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問:在推進“嚴懲重處”的同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還將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答:最近,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作出重大調整,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地方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盡快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下一步,在繼續保持打擊食品安全犯罪高壓態勢的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和源頭管理,全方位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是嚴格日常監管,深入治理整頓。繼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在生產、流通、餐飲等各環節廣泛排查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深入開展針對嬰幼兒乳粉、保健食品等重點食品品種的專項整治,深挖帶有行業共性的“潛規則”,堅決清理整頓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切實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二是落實主體責任,實現社會共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建立健全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的機制。推進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試點,開展食品生產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試點。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強化內部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投入,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出廠檢驗、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等制度。積極推動建立健全實施食品領域“黑名單”制度,促進行業自律。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促進形成政府、企業、社會齊抓共管的新局面。三是堅持預防為主,強化源頭治理。堅持關口前移、防患未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密織監測網絡,密切監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著力強化風險評估、風險預警等基礎性工作,做到對各類食品安全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四是完善法規標準,健全長效機制。積極推進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追溯體系、召回退市制度等。抓緊研究出臺網購食品等新業態的管理辦法,推動地方加快畜禽屠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等地方立法工作,切實完善監管措施,堵塞監管漏洞。 |
相關閱讀:
- [ 03-29]上海食安辦責令賣場下架"美素麗兒"品牌奶粉
- [ 03-21]武平縣食安辦聯合各部門狠抓校園食品安全
- [ 01-18]上海食安辦回應百勝"速生雞"事件:制度存缺陷
- [ 01-18]河南食安辦稱:經調查未發現大用集團加工"病死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