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今年地質災害偏重 已致178人死亡失蹤
2013-05-09 12:04?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中新網5月9日電 據國土部網站消息,今年1~4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552起,同比減少12.5%;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178人,同比增長2.4倍;直接經濟損失4.1億元,同比增長1.8倍。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22起,避免人員傷亡1977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 今年地質災害災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多年同期相比災情較重,死亡失蹤人數最多。與2005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今年1~4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位列第四,因災造成死亡失蹤人數位列第一,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位列第四。 二是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為主,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全國發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分別為230、172、74起,占比41.7%、31.2%、13.4%。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共531起,占總數的96.2%。 三是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全國552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460起,占總數的83.3%,其余為人為因素引發。自然因素主要為降雨、重力作用、冰雪凍融和地震等;人為因素主要為采礦和施工等。 四是中南局部地區災害數量較多,西南局部地區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較重。中南地區的湖南、廣西、湖北、廣東和河南共發生地質災害251起,占總數的45.5%。西南地區的云南、四川、貴州、重慶、西藏共發生地質災害66起,共導致156人死亡失蹤,占總數的87.6%;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702萬元,占總數的41%。 五是重大災情損失嚴重。西藏拉薩滑坡、云南昭通滑坡、貴州凱里崩塌等較大型地質災害的發生,造成了死亡失蹤的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金額同比增長較大,損失嚴重。 最新印發的國土資源信息稱,根據地質災害發生規律,5月份全國將逐漸進入地質災害的高發期,總體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頻次和危害程度較4月偏重。據中國氣象局預測,5月華北東部、黃淮東北部、華南西部和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西南地區西北部、西藏東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地質災害較常年可能偏重。預計5月份,雅安地震災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尤需防范地震余震及降雨誘發的地質災害。 鑒于上述情況,國土資源部已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著力從技術與管理方面進行強化和落實,全面提升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
相關閱讀:
- [ 05-07]“不作為”豈能用“無關”搪塞
- [ 05-03]四川雅安寶興進行應急疏散演練
- [ 04-30]廣西局部出現暴雨地質災害20萬人受災5人死亡
- [ 04-29]地震災區雅安寶興縣:為應對降雨劃定逃生路線
- [ 04-28]南平地質災害隱患點1200多處 近50萬人活在威脅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