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利用外資正進入成熟穩定期
2013-05-10 10:29? 郝紅梅?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國內環境的有利因素 從國內看,現在普遍認為我國經濟面臨增長潛力下降和物價上漲壓力大的雙重挑戰,增長的幅度會放緩,但并不意味著經濟會掉頭向下,整體增長趨勢不會變,仍將處在一個較快的發展區間。外商投資環境總體上是有利的,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制約因素。 一是國內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發生變化。低廉且供給充足的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與廣闊的市場等多重比較優勢是我國制造業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這一重要的比較優勢正逐步發生變化。在我國原有的比較優勢逐步衰減的同時,也有很多新的優勢在提升:一是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新的發展觀念已經確立,即從單純追求GDP增長轉向追求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二是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制度機制已發生深刻變化,即正在走向完善的市場經濟,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政府管制進一步放松,投融資環境進一步改善,法律環境進一步健全;三是我國擁有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和穩定增長的宏觀經濟。 二是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面臨調整。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社會條件下形成的。我國在工業化初期,推行出口導向型貿易戰略是非常必要的,也取得了成效。當前,我國制造業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從出口導向模式中分享的全球化紅利在減少。以歐美市場為代表的外部需求萎縮將成為中長期趨勢,即使外部市場恢復,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也不能把經濟增長長期建立在外需基礎上。 三是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不斷釋放。 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時期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時期,無論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在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方面,無論在提升服務業現代化水平,還是在構建戰略性支柱產業方面,都有巨大的投資機遇。我國中西部地區將會形成若干新的中心城市,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將大幅度提升,而且在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下,一些新的市場領域有待開發,巨大的需求潛力將為外商投資提供持續的動力。未來10年,我國將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當地消費能力將超越當地工廠的低成本優勢,成為吸引外資擴張業務的重要因素。 四是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仍然比較明顯。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仍然比較明顯,一是盡管目前我國制造業處在比較優勢轉折期,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制造業在生產成本、配套體系、市場規模、技術投入等方面仍具有較大優勢。二是我國市場廣闊,雖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消費水平低,但市場層次多、消費人口基數大并且原來的市場開發水平遠遠不夠,所以國內市場的開拓余地將極大地吸引當地市場取向的外商投資。三是改革開放30多年奠定了我國開放型經濟的良好基礎,形成了產業集聚優勢。四是我國經濟增長比較穩定,政策法律環境較完善。 |
相關閱讀:
- [ 05-09]商務部回應世行營商環境報告:與中國現實嚴重不符
- [ 05-03]奧巴馬提億萬富豪及大學同窗任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
- [ 05-01]美擬對從中國進口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征反傾銷稅
- [ 04-21]商務部門向雅安地震災區組織調運大量應急物資
- [ 04-21]商務部啟動應急預案 部署保障地震災區市場供應
- [ 04-18]商務部回應“消極對待知識產權”:消息無根據
- [ 04-18]商務部通報2013年一季度商務運行情況(實錄)
- [ 04-15]北京消協向商務部建議禁止餐飲業設最低消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