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質疑海關部分數據造假 海關稱不做回應
2013-05-10 16:15? 劉陽 李海霞?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近日,一篇名為“中國海關數據造假讓全世界笑掉大牙”的帖子在各個網站間流傳。帖子稱,“中國海關公布4月出口同比增長14.7%。臺灣報告,4月份從大陸進口量下跌2.7%,但是中國卻報告,對臺灣出口飆升49.2%,大陸向臺灣出口數據和臺灣從大陸進口數據相差50個百分點。韓國4月由中國進口只有50億美元,較中國公布向韓國出口數據77億美元足足少了近四成?!?/p> 人民網財經頻道記者就帖子內容分別致電海關總署和商務部進行核實。海關總署新聞辦某負責人在聽到“外貿數據”時,以“我們不做任何回應”匆忙掛斷電話。記者稍后致電這位負責人時則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記者隨后致電商務部相關司局進行查證。臺港澳司某位工作人員表示,商務部非常重視外貿數據,但因數據并非自己統計而不便評論。這位工作人員指出,統計口徑和算法的差別可能會造成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數據不符,有一定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據海關數據顯示,前4個月,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增長66%。而在3月份,內地對香港出口則增長了92.9%。有媒體指出,超九成的增速創造了從1995年3月以來的最高增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早前在發布會上給出了兩點解釋:香港地區作為自由港,歷來都是內地進出口貨物的主要周轉地;有不少跨國公司,都把它在全球的物流配送和分撥中心設在了這里。 商務部臺港澳司工作人員稱,部分外貿企業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推高貿易數據的情況不能忽視。這位工作人員提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確實創造了令人矚目的“佳績”:3月內地與香港的貿易額大幅增長了71.2%,一季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貿易量達到1146億美元,增長了1.3倍。 一位接近海關總署的媒體人表示,2006年、2007年,沿海地區曾經出現過一輪虛假出口,當時有國內出口企業通過做高貿易額騙取更多配額,也有境外熱錢伺機通過報高出口價格將熱錢導入國內。 事實上,從2012年以來,中國的貿易數據的月度波動幅度極大。去年4月份外貿減速,5月份出人意料大反彈,隨后的7、8月外貿增速幾近零增長,9、10月出口明顯改善,11月出口增速又高位下滑。 有業內人士擔心,出口數據“虛增”會影響到國家宏觀經濟判斷出現偏差?!澳壳?,國際經濟并沒有明顯回暖,出口不可能這么熱,而且高技術產品出口屈指可算,低附加值產品轉型為高附加值產品需要一定的時間,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要重視目前的情況,勿認為形勢一片好轉而過于樂觀。” 對于“外界對虛假貿易的質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9日的發布會上說,“至于有關質疑將有相應管控措施去規制,包括外匯、統計、貿易管理、質量檢驗檢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記者劉陽李海霞) |
相關閱讀:
- [ 05-08]海關沒收的奇怪攜帶品
- [ 05-04]寧波上市企業三江購物因走私貨物被追繳近594萬
- [ 05-04]香港保安局局長:逾六成偷運奶粉水客是港人
- [ 04-30]內地客赴港擠爆金行致缺貨 珠寶名表店相對遇冷
- [ 04-28]探討海關建設 推動開放開發
- [ 04-28]赴港買金每人不能超過50克 超過需交10%的稅
- [ 04-27]美國“恐怖分子名單”列50萬名字 樹敵過多難以落實監控
- [ 04-19]廣州海關4月以來查獲走私“洋垃圾”舊衣服230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