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遭查"學歷三代" 清華博士求職七月未果
www.fjnet.cn?2013-05-12 09:58? 溫飛?來源:中廣網 我來說兩句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博士,清華,頭頂這樣的光環,在職場上就一定搶手嗎?清華大學博士生陳達經歷七個月的奔波與等待,卻沒有拿到一個心儀單位的錄用通知。而且十次求職中的八次,他居然連第一道的"簡歷關"都過不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本科學歷并非985、211高校。 已經是清華的博士了,居然在求職時栽在了本科學歷上,這種"狠挖出身"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從山東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華大學的博士,陳達用了七年努力實現了"清華夢",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因為沒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本科學歷,使他的求職路非常艱難。7個月了,陳達現在還沒有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陳達的遭遇并不是個例,同樣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小何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 小何:大家可能覺得清華的博士找工作很簡單,但我覺得我現在的處境挺尷尬的,求職很艱難。不好的用人單位我不想去,好的用人單位在我投簡歷的時候肯定就被打回來了,因為我的本科不是211、985,所以我連和其他人在一起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 提到陳達的遭遇,去年剛剛畢業的清華博士李先生表示出了對用人單位設置這個門檻的不理解。 李先生:我覺得清華大學能夠招收他碩士或博士,就說明他達到了清華本科和碩士的要求。否則的話,他全招清華的學生不就完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好出身"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很多本科就讀院校不是211、985工程的畢業生們,很多時候連第一道的"簡歷關"都過不了,因為但凡條件好些的用人單位,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而就在幾天前,教育部一紙禁令讓這個早已在就業招聘市場上狠刮了幾年的"出身風"成為被治理對象。在規定中,教育部明文強調,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面對這一為不少畢業生"伸張正義"的規定,畢業生們的觀點并不相同,有很多人為此興奮,也有不少人繼續觀望。目前正在就讀博士、明年即將畢業的小王表示: 小王:覺得211、985的這種評判標準很不公平,這些都是形式化的,關鍵是要看個人的能力。教育部即使發展一個規定,用人單位也未必會去執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6]男子因年齡大求職屢碰壁 辦減齡假身份證
- [ 05-03]北京證實畢業生落戶年齡限制 專家稱政策存歧視
- [ 04-29]《非你莫屬》史上"最牛"求職者集體返場交答卷
- [ 04-26]揭秘空姐求職路:風光背后歷盡艱難
- [ 04-26]邯鄲女孩發微博求兼職為災區捐款 30多商家響應
- [ 04-24]日本大學應屆生求人倍率微升 因報考公務員增加
- [ 04-23]安倍推發展戰略 推遲大學生求職時間促女性就業
- [ 04-17]安倍將要求日本經濟界推遲大學生求職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