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遭查"學歷三代" 清華博士求職七月未果
www.fjnet.cn?2013-05-12 09:58? 溫飛?來源:中廣網 我來說兩句
面對教育部的禁令,為什么用人單位還是要把985、211高校當做硬指標呢?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699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據2月初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統計,這些單位2013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約為15%。在這樣一升一降的大背景下,用人單位在就業市場刮起的"出身風",可能就比較容易讓人理解了,因為這樣做成本最低。 北京某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三月該校組織的輔導員招聘中,僅僅10人的崗位需求卻收到了4000多份簡歷,招聘自然要優中選優,第一學歷有沒有當過學生干部都是參考標準。該名工作人員表示,板子也不能簡單地打在用人單位身上,因為用人單位確實沒時間論證一個非985畢業的學生就比985畢業的學生優秀,成本太大。 不同角度,不同立場,在部分學生那兒看來簡單粗暴的"出身歧視",在用人單位這里卻成為最經濟適用的評價標準之一。長期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政法認為: 張政法:我認為確實是有就業歧視和學歷歧視,但是如果我們要簡單地這樣理解的話,有些地方可能用人單位也叫屈。我們都知道大學生現在不是稀缺產品,想要優中選優,它可能只能通過品牌的標尺來進行識別。另外,很多用人單位它可以通過是不是211高校、是不是985高校,這樣的標準屏蔽一些所謂"蘿卜招聘",比如子弟、家屬、關系等。盡管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還要考慮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最終還是一種典型的學歷歧視和招聘歧視。如果我們現在去固化考試本身給我們身上打的這個標簽,那么我們其實是在成就一種"偽考試論",或者一考定終身的這樣的一種現象。(記者溫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5-06]男子因年齡大求職屢碰壁 辦減齡假身份證
- [ 05-03]北京證實畢業生落戶年齡限制 專家稱政策存歧視
- [ 04-29]《非你莫屬》史上"最牛"求職者集體返場交答卷
- [ 04-26]揭秘空姐求職路:風光背后歷盡艱難
- [ 04-26]邯鄲女孩發微博求兼職為災區捐款 30多商家響應
- [ 04-24]日本大學應屆生求人倍率微升 因報考公務員增加
- [ 04-23]安倍推發展戰略 推遲大學生求職時間促女性就業
- [ 04-17]安倍將要求日本經濟界推遲大學生求職活動時間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