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將訪巴基斯坦 “四好”關系續新篇
2013-05-15 14:56? 張蔚然?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巴基斯坦選舉結果顯示,謝里夫領導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以巨大優勢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謝里夫有望出任總理。他曾于上世紀90年代兩度出任巴基斯坦總理。 2011年,在中巴建交60周年和“中巴友好年”之際,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領導人曾表示,“促進巴中友誼是巴基斯坦跨越黨派界別的一致立場,也是巴基斯坦全體人民的共同心愿。”日前,中方在回應巴國內選舉時稱“支持巴方維護穩定、實現發展的努力,愿推動中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邁上新的、更高的水平”。 結合中巴的表態,王旭認為,雙方都在傳遞一個明確信號:無論巴基斯坦任何政黨執政,都會將對華關系放在首位,極其珍視中巴兩國的傳統友誼,不會動搖兩國關系的基石。 具體到謝里夫本人,周剛稱他為“中國的好朋友,一位知華派”,謝里夫在競選時強調發展巴基斯坦經濟,將其視為未來的首要工作,若他就任總理,將極大推進兩國經貿合作。 近年來中巴雙邊貿易額持續攀升,2012年達到124.17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巴基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雙方企業在基建、交通、電信、能源等領域開展了密切合作。 “巴基斯坦已成為中國企業和資本開拓海外市場的前沿陣地。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分公司、中巴聯合投資公司、海爾—魯巴經濟區等一批具有開拓性質的大型項目已初具規模并逐漸成熟。”王旭說。 雖然中巴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但仍存不足之處。王旭認為,兩國貿易額相對較低,與成熟的政治關系不相符;雙邊貿易不平衡,中國出口多,進口少;中國對巴投資主要通過大型國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項目、電信、礦產開發領域,制造業投資相對較少。 周剛建議,巴方應擴大向中國出口適銷對路的產品,中方應幫助巴方持續提高工業化水平、科技水平,如建設經濟走廊和科技開發區等。 王旭認為,巴基斯坦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有大量具備國際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海灣國家、歐洲等地有大量海外勞工,將巴基斯坦納入中國企業國際化產業鏈中的一環,對改善中巴貿易不平衡,發展巴基斯坦經濟,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完) |
相關閱讀:
- [ 05-15]媒體稱落馬官員卸任前突擊審批暗示權力腐敗
- [ 05-14]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機構職能轉變工作 李克強講話
- [ 05-14]李克強將訪印德等四國家 首次出訪引外媒關注
- [ 05-13]外交部就李克強出訪、土耳其汽車炸彈襲擊等答問
- [ 05-13]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機構職能轉變工作 李克強講話
- [ 05-13]國務院部署機構職能轉變工作 李克強強調簡政放權
- [ 05-13]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出訪前瞻:遠近并舉 亞歐并重
- [ 05-13]李克強將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