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吐槽:科研、教學、社會服務須三不誤
www.fjnet.cn?2013-05-16 20:48? 馬海燕?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馬海燕)既要發論文、又要教學、還要做支教等社會服務,這是中國高校青年教師的三大任務,也讓他們備感艱辛。16日下午,以“中國夢·貿大夢”為主題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三屆青年教師發展論壇在該校舉行。尚處于學術積累期的青年教師坦誠交流科研、教學、社會服務的經驗,讓人頗為動容。 國際經貿學院青年教師楊杭軍說,自己發論文最大體會是畢業后博士論文一定要第一時間發表,不然很多問題大家都在同時研究,你不發表就由別人發表,你再發表也就沒有新意了;而且論文選題有一定時效性和熱點性,過一段時間社會關注點不在此,就很難發表了。 相對于名氣較大、資歷較老、社會資源更豐富、人脈更廣的老教師,年輕教師面臨的論文發表難度更大。楊杭軍告訴更年輕的教師,除了要研究各類期刊的特點、歡迎什么樣的稿子外,“對于主編請你審稿一定要熱情,對于自己的論文收到的審稿人意見和主編意見一定要認真對待?!?/p> 對于科研和教學是否沖突的問題,現場的五位優秀青年教師代表有三個選擇“沖突”,兩個“說不清楚”。選擇“說不清楚”的對外經貿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祝繼高說,在現有高校體制下,科研是指揮棒,教學和科研肯定有影響。但作為教師教學乃工作之本。當一段時間教學和科研平衡不了的時候,大多數老師都選擇教學。 此外,住房、生活負擔、工資、職稱評定都是年輕教師吐槽的話題。但無論如何,“站好三尺講臺,做好科學研究”是青年教師們共同的追求。他們既想與他人一樣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又樂觀地為夢想照進現實努力。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裴建鎖說,對于學術研究,他更贊成潛心忘我,而非急功近利。以他從事的經貿研究為例,中國國情決定國內經貿類研究人員多、競爭壓力大。較大的壓力就容易造成對“短、平、快”成果的追求。但其實真正深入的經貿研究十分耗時,有時甚至要坐很多年的冷板凳。 剛剛30歲就評為副教授的祝繼高告訴大家,要做“頂天立地”的研究才是長遠之道?!绊斕臁币袊H領先的理論支撐,“立地”是要立足于中國實際解決問題。不能光有數量,還要強調高水平論文發表,不要為了職稱而過度地追求數量在低級別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堅持在某一個領域做久后就會有所成就。 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施建軍表示,三年來,40歲以下青年教師發表論文數2000余篇,占全校教師論文發表49.2%;40歲以下青年教師成功申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10項,占全校62%。教好書、做好科研、參與社會服務是青年教師的三大任務,充分調動和發揮青年教師在教學育人、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中的積極性、開拓性,對于學校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