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媽媽”昆明講述親子關系 吁正確看待同性戀
2013-05-18 06:45: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昆明5月17日電 (記者顧一航)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同性戀兒子的母親吳幼堅來到春城講述“親子關系與出柜”,呼吁社會正確看待同性戀。 當晚,吳幼堅胸帶彩虹玫瑰,系著一條彩虹圍巾,臉上始終帶著微笑,絲毫看不出她已經66歲。吳幼堅首先從自己的家庭開始講起。上世紀90年代,吳幼堅作為一名雜志編輯,于偶然的機會讀到了關于同性戀的科普書籍,“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的身邊有一個同性戀,那我一定要公平對待他”。因此,當18歲的兒子心懷忐忑地告訴她自己是同性戀后,她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如果我能接受別人是,為什么不能接受他?他健康、快樂,我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2004年12月1日,吳幼堅的兒子鄭遠濤接受電視臺采訪,成為第一位在電視上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人。2005年11月,吳幼堅和兒子一同接受電視臺的采訪,表示對兒子的支持,成為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同性戀兒子的母親。而后,她開設個人博客,成立同性戀親友會,并開通熱線,接受各類求救,成了許多沒有血緣關系的同性戀者的“媽媽”。 吳幼堅以“親子關系與出柜”為題,講述了她所幫助、開導過的同志的故事。他們中有的突破社會傳統觀念,獲得父母認同最終幸福生活在一起,也有的始終沒有獲得家人支持,無法承受社會壓力而選擇自殺。 在聽完吳幼堅的講述后,現場一位男同失聲痛哭。吳幼堅告訴記者,面對兒女主動或被動的“出柜”,父母們極端的抗拒態度,讓本就背負重重壓力的同性戀者更加痛苦。“父母都不接受孩子,如何讓社會接受他?” 吳幼堅說,希望更多父母能夠理性看待同性戀,也希望社會公眾以更加包容的態度對待同志。 作為一位踐行關愛同志公益事業十余年的“同志媽媽”,吳幼堅認為社會對于同性戀的認同和接受是不斷在進步的,“從不敢講、不能講,到大方地向公眾展示,同志這一社會少數群體正在逐漸被公眾所了解。如今,科學、教育、法律、醫學界的眾多專家也對同性戀有專業、權威的研究,希望社會公眾以科學的觀念看待同性戀。”(完) |
相關閱讀:
- [ 05-17]歐洲調查顯示四分之一同性戀者曾受暴力威脅
- [ 05-17]調查稱大陸職場絕大多數同性戀者選擇隱瞞性傾向
- [ 05-16]莫斯科市政府叫停5月25日大規模同性戀游行
- [ 05-09]新科狀元公開出柜 浙江女魔獸承認雙性戀獲支持
- [ 05-07]八名英聯賽球員自稱同性戀 擔心前途不敢公開
- [ 05-06]哈佛教授批經濟學家凱恩斯同性戀 引反響而道歉
- [ 05-04]夜色中Money Boy 為錢出賣肉體
- [ 05-02]沙排球星沃爾什支持NBA同性戀中鋒 克林頓力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