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回應娛樂化質疑:輕松好讀和嚴謹認真不沖突
www.fjnet.cn?2013-05-18 1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學者易中天宣布要憑借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前所未有的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5月18日下午15點30分,他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人物對話間》,與網友暢談寫作這部史書的心路歷程和幕后故事。中新網記者張龍云 攝 中新網5月18日電 著名學者易中天所著的《易中天中華史》日前出版第一卷、第二卷。因為易中天的自我定位為輕松好讀,被網友質疑娛樂化,不嚴謹。18日下午,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人物對話間”時,易中天批評質疑者只知道二元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易中天解釋稱,輕松好讀和嚴謹認真不構成矛盾沖突。國外歷史學家寫的人物傳記都是輕松好讀的,一定是用當事人最能接受語言在表達,那叫時尚,不影響嚴謹。嚴謹的是態度,是研究的態度。 易中天介紹說,自己所有的史料和史實部分,一定是靠得住。他說,自己寫史靠的是直覺、邏輯、證據。證據有三種:一種是文獻,比如《詩經》、《楚辭》、《史記》、《左傳》;第二是出土文物;第三是文字。其中后兩種最可靠。在使用這三種證據的時候,如果文獻證據與文物證據、文字證據相沖突,就舍棄文獻,取用文物和文字。 易中天肯定地說,我在這套書里面,所有的結論,只有一種情況是可能被推翻的,就是有新的出土文物。一旦出現新的出土文物,證明我的判斷錯了,我馬上修改。“除非能挖出東西來,否則我推不翻,絕對可靠。” 昨日,多位學界專家第一時間就《易中天中華史》發聲,力挺易中天寫中華史。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認為,個人寫通史是值得鼓勵的,是回歸中國知識人的正宗,集體寫史的時代應該終結了。 對此易中天表示,這種說法非常到位。之所以叫《易中天中華史》,就是為了證明,這部書不是集體創作。“集體創作是最靠不住的。只要大家觀點不同,你也讓讓,我也讓讓,讓出來的東西肯定是平庸的,沒有個性的,甚至可能沒有一個貫穿到底的核心價值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