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啟幕 文物專家現場鑒寶(圖)
2013-05-18 19:1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 中新網重慶5月18日電 (記者連肖)重慶第四屆“文化遺產宣傳月”18日啟幕。一批文物專家走上街頭,免費幫民間收藏愛好者“鑒寶”。 啟動儀式上,重慶市文物局公開宣讀了“重慶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包括:天生城遺址、老鼓樓衙署遺址、重慶冶鋅遺址群、荊竹壩巖棺群、匯南墓群、獨柏寺正殿、重慶古城墻、彭氏宗祠、雙桂堂、石門大佛寺摩崖造像、瞿塘峽摩崖石刻等。 此次“文化遺產宣傳月”將從5月18日一直持續到6月8日。期間,重慶各地將開展36項文化活動,包括非遺進校展演、非洲野生動物展、漢服展、文化遺產大講堂等多項精彩內容。 當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外上演“鑒寶”活動,數百名重慶收藏愛好者攜帶自家的字畫、陶瓷等寶貝,到現場請文物專家鑒別真偽。而在博物館內,主題為“華夏古韻”的漢服展覽拉開帷幕,展覽通過對深衣、襦裙、裋褐、直裾等傳統漢服以及坐禮、拜禮、揖禮等中國古代常用禮儀的展示,為觀眾呈現華夏民族悠久的服飾和禮儀文化。 此外,軟陶制作的親子活動、《匈牙利畫家薩雷作品展》、《威爾士紅龍的故土展》等活動也于當日啟幕。 重慶市第四屆“文化遺產宣傳月”活動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重慶市文物局承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