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出訪四國 新總理首次外訪引國際關注
2013-05-19 07:02? 常勝?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對中國來說在安全和發展以及周邊地區穩定的問題上都有重要的意義。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確定印巴兩國能夠為促進地區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也力求與印巴開展包括政治、經濟、人文交流在內的全方位,各領域的合作,中國參與到南亞事務中對當前印巴關系的緩和發揮了積極作用。 李克強此訪的另外兩站確定為歐洲的瑞士和德國。為何會選擇瑞士作為首訪歐洲的第一站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16日報道,瑞士經濟部長約翰·施耐德·安曼證實,中國已與瑞士商定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的技術細節,協定很可能將在未來數月內簽署。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介紹李克強訪問瑞士的情況時也表示,近年來,中瑞自貿區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九輪磋商,目前談判取得積極進展,達成廣泛共識,希望早日達成一個互利雙贏、高質量的協議。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資來源國。兩國關系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所長周弘指出,瑞士經濟、技術發達,產業優勢突出,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值得中國學習。在涉及到中瑞自貿區談判方面,周弘表示,瑞士是歐洲大陸國家,中國與瑞士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象征意義。為今后中國同其他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區談判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李克強總理的訪問將更好地促進中瑞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李克強訪問的最后一站定在德國,這似乎在意料之中。德國是歐盟大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合作伙伴。隨著兩國政治互信不斷提升,中德合作的戰略內涵日趨充實。兩國領導人對新形勢下深化中德務實合作、全面推進中德戰略伙伴關系具有高度共識。德國也就成為了此次首訪的收官之作。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所長周弘指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經濟合作伙伴。中德均為制造業大國,在制造業等其他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李克強此次訪問不僅為兩國合作開拓新的領域,而且將更加促進兩國的人文交流,增信釋疑,讓德國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發展。(完) |
相關閱讀:
- [ 05-18]印媒為李克強訪印“預熱” 反思兩國關系難在哪里?
- [ 05-18]外媒稱李克強首次出訪發出中國全方位外交信號
- [ 05-18]李克強履新后首次出訪 印巴瑞德四國各有側重
- [ 05-17]李克強與希臘總理薩馬拉斯會談
- [ 05-17]李克強19日起首次出訪 首站印度體現高度重視
- [ 05-16]李克強訪德將重點討論規劃兩國務實合作
- [ 05-16]外交部副部長:中德關系走在中歐關系前列
- [ 05-16]中方談李克強訪印:鞏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推動兩大市場連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