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鎘超標大米須追根溯源 甚至刮骨療毒
www.fjnet.cn?2013-05-21 08:49? 于洋?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據昨天的《北京晨報》報道,為回應公眾質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在18日晚通過其網站公布了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其中六批次來自湖南。記者走訪了被檢出大米鎘含量超標的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經理表示超標的是員工用米,客人吃的沒有問題。 評判 要嚴格追查鎘大米來源 這些大米是怎么進入市場的?如果僅僅將鎘超標大米查封了事,實在也是一種不負責任。這就好比一個人中了箭傷,外科醫生卻只將箭桿剪去,然后將傷口包扎起來,任憑肉里面的那部分箭頭潰爛。 對“鎘大米”,必須要追根溯源,甚至刮骨療毒。 首先,這些大米是怎么中了“鎘毒”的?農民不可能往稻田里添加“鎘”,更不可能往大米里添加“鎘”,他們也不懂這些。這些“鎘”的來源不外乎兩種途徑:水源和土壤。如果是灌溉稻田的水被污染了,就應追查并究責誰污染了水源;如果是土壤重金屬超標,同樣應該追查并究責。 實際上,我國很多地方農田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都非常嚴重,有專家表示,我國當代農業種植大量使用含磷肥的復合肥料,磷肥中的鎘通過施肥進入土壤;另一方面,一些稻米主產區的灌溉水系,沿岸城市的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業都比較發達,導致整個水系的重金屬污染情況異常嚴重,鎘通過灌溉進入土壤并富集。 這就是了,如果這些地方的污染治理沒有進展,而農田又還在種植水稻,那么“鎘大米”必然源源不斷,廣州市此次抽檢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其次,這些大米進入市場前是否經過質檢?如果沒有經過質檢,就應追查稻米產地相關部門的責任。我最擔心的是,很多地方的質檢部門,他們其實對大米鎘超標心知肚明,但睜只眼閉只眼,總不能不收吧。“易糞相食嘛,這也是當下食品安全領域的潛規則之一,只要自己不吃就行了。” 我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一把高懸的劍,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每年公布的糧食總產量在穩步提升,但很有必要追問一下,糧食質量是否也在穩步提升?對頻頻傳出的大米鎘超標的丑聞,實在不敢太過樂觀。 貢萬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5]湖南米廠因毒大米事件現停工潮 農民考慮棄種水稻
- [ 03-11]陳曉華:當前個別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還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