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政府外交布局:注重組合牌善打人情牌
2013-05-22 07:02?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系列活動體現外交布局 目前,中國外交進入一個新的活躍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起航。 再過幾天,習近平主席將踏上美洲的土地,這將是繼不久前習近平首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之后,又一次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實踐。 最近,王毅外長將首訪選定東南亞四國,楊潔篪國務委員訪問了我國北方鄰居蒙古,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選擇了南亞近鄰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歐洲的瑞士和德國。連日來,許多外國領導人也接踵訪華。 上述一系列外交活動在中國外交史上具有繼往開來的深刻意義,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外交布局。很顯然,這是對中國全方位外交戰略的繼承,也折射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些突出特點。 其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我國發展到目前階段的必然要求。我國綜合國力在世界上“居二望一”,中國已站到國際舞臺的中央,各種世界事務往往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有能力也有意志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以更加進取的姿態發揮更大作用,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塑造周邊和國際環境。 其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并非只重視“對大國的外交”,其實質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也涵蓋剛果、特多、文萊、蒙古等小國,反映的是新形勢下,中國對待小國之道,這本身就具有中國特色。 其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別于歷史上及當今一些大國的外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精髓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其中,“共贏”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外交理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自己不搞也反對別人搞我贏你輸、贏者通吃,展現了我國開放、包容、合作的大國姿態。 其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還面臨許多牽制和挑戰。現階段,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外部力量對我國戰略防范和牽制的增加,二者是同步的,也就是說我國日益增長的力量還不足以使我們完全得心應手地應對日益增加的國際挑戰。這就需要我國外交運籌帷幄,多方周旋。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處于實踐的初期,但已顯露出勃勃生機,假以時日將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并非只重視“對大國的外交”,其實質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外交理念、做法和模式。 本報特約評論員華敬文 |
相關閱讀:
- [ 05-21]外交部發言人介紹習近平主席出訪拉美3國有關情況
- [ 05-21]習近平在四川蘆山看望地震受災群眾
- [ 05-21]習近平看望蘆山災區救援人員:你們辛苦了
- [ 05-21]習近平看望蘆山災區群眾:重建要盡可能快
- [ 05-21]習近平看望蘆山災民:帳篷只是過渡 以后會更好
- [ 05-21]習近平將訪拉美三國 并赴美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 [ 05-21]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習近平主席美洲之行答記者問
- [ 05-20]習近平同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會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