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元首會晤引領中美關系未來
2013-05-22 08:33? 支林飛、冉維、蔣旭峰?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美兩國完成領導層換屆后,雙邊關系開局良好。習近平主席應約同奧巴馬總統通電話,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國務卿克里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先后訪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最近也訪問了中國。 輿論認為,在良好開局的基礎上,習近平與奧巴馬面對面的會晤將更加有力地推動中美關系的發展。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看來,這次會晤最大的一個意義在于,向前看,塑造中美關系的未來,規劃今后幾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中美關系應該怎么走。 “現在的中美關系,機遇很多,當然問題也很多,但我們不能被眼前的一些具體問題所困擾,應該跳出來,用更長遠的目光看待中美關系。這次會晤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兩國領導人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對中美關系的未來進行引領和塑造,”阮宗澤說。 中國和美國分別處于太平洋兩岸,亞太地區是中美利益交匯最集中的地區。如何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推動亞太地區合作是兩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目前,亞太地區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來源。 去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時表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雙方應該致力于在亞太地區實現良性互動。 可以預計,兩國元首在這次會晤中將加強在亞太政治、經濟和安全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一大經濟體,同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人類正面臨一些共同挑戰。經濟方面,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復蘇明顯乏力,多個地區面臨增長減速的壓力,國際貿易受到保護主義、不良貨幣政策等因素的挑戰;安全方面,國與國之間的相互防范和軍備競賽依然暗流涌動,西亞北非局勢持續動蕩,特別是敘利亞沖突、伊朗核問題難以化解。此外,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受到氣候變化、資源緊缺、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的制約。 在全球面臨各種挑戰的背景下,中美元首會晤體現了兩國對解決全球問題的責任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過去二十多年來,全球工業化進程加快,這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也帶來很多問題,造成一些全球性問題突出,對全球治理的需求上升。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這些問題,而必須聯起手來。“因此,中美加強合作不僅是兩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中美在這方面是負有責任的。”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認為,在當前歐元區債務危機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的背景下,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更應該深化合作,相互協調。 |
相關閱讀:
- [ 05-22]中拉關系開啟新篇章--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拉美三國
- [ 05-22]分析稱習近平奧巴馬會晤或談及南海與黑客等
- [ 05-22]習近平赴蘆山看望受災群眾:重建要盡可能快
- [ 05-22]黨報刊文談習李出訪:帶給睜大眼睛的世界新驚奇
- [ 05-22]專家解讀政府外交布局:注重組合牌善打人情牌
- [ 05-22]習奧會晤刻意淡化正式色彩 奧巴馬今年或訪華
- [ 05-22]解讀習近平主席訪拉美三國:中拉關系開啟新篇章
- [ 05-22]分析稱習近平奧巴馬會晤或談及南海及朝核等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