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傍洋牌”現象仍未根治 幾萬元即可披洋衣
www.fjnet.cn?2013-05-22 12:16?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于5月1日起已正式實施,對進口奶粉設置了更高的“體檢”門檻,對偽洋奶的狙擊力度明顯增強。 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一些披著“洋皮”的奶粉目前仍在母嬰店和網絡上肆虐。進口新規,能否真正剝去“洋外衣”?記者展開了深入調查。 狙擊偽洋奶,新舊品牌一視同仁 走進大型超市,消費者往往會被商家拋出的洋奶粉新概念吸引,事實上很多情況下買的是商家的忽悠。從標注產地新西蘭、澳洲、荷蘭,甚至黑龍江、蘇州,百余個品牌奶粉,無一例外都披上了“洋”衣。 未來這些奶粉進入中國,將受到新規約束。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有關負責人稱,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提高了體檢門檻,將對市面上的偽洋奶造成巨大沖擊。 門檻一:新舊品牌一視同仁。 “無論以前是否進口過,5月1日之后都得拿出新的檢測報告。”上海紐瑞滋乳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已請新西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新的報告,預計新奶粉6月初上市。 根據新規,境外生產企業、產品名稱、配方等信息完全相同的乳品從同一口岸第一次進口,均視作首次進口,需要提供相應國標中列明項目的檢測報告。 “監管部門將可以充分了解進口奶粉生產、奶源以及奶牛養殖等信息。”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說,監管部門能將進口奶粉與國內的追溯體系掛鉤,最終去偽存真。 門檻二:認證信息“官方證明”。 在一家母嬰店記者看到,一款宣稱澳大利亞原裝進口的嬰幼兒奶粉外包裝上宣稱獲得的認證有:“歐盟有機食品”、“澳大利亞農牧林業局健康證明”、“澳新食品標準局食品標準法典(FSC)”等多達近十個。而未來奶粉想要宣稱認證,需要提供外交途徑確認的證明文件。 門檻三:許可證書網上明示。 新西蘭出口到中國的每一批奶粉都有初級產業部的食品安全許可證,但很多品牌都沒有提供查詢渠道,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張許可。根據新規,進口企業應通過面向公眾的媒體(包括企業官網)及時公布進口乳品的種類、產地、品牌等信息,有利于消費者辨清真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6]紐貝貝被指為假洋奶粉 品牌持有公司總部在福州
- [ 05-16]貼牌“洋奶粉”何以大行其道
- [ 05-16]“貼牌洋奶粉”又一次監管失靈
- [ 05-15]央視調查貼牌洋奶粉亂象:5100元即可變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