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新蘇黎世報》發文稱訪歐首站選瑞士非偶然
2013-05-24 06:45? 沈晨?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新社蘇黎世5月23日電(記者 沈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3日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題目為《為什么選擇瑞士》的署名文章。李克強在文章中提到,瑞士是他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后出訪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并表示訪歐“首站”選擇瑞士并非偶然。 李克強在文章中寫道,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總是具有象征意義。我選擇瑞士并非偶然,因為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這幾件都是中國對外開放具有標志性的大事,也都與瑞士有關。 李克強隨后在文章提到了“推動中瑞自貿區進程”。他說,2010年我訪問瑞士時,雙方一致同意加快建立自貿區的準備工作。三年多來,兩國的相關部門一直緊鑼密鼓地推進談判,進行了九輪并最終結束了談判。邁出這一步,瑞士將成為歐洲大陸和世界經濟20強中首個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的國家,其意義非同一般。 李克強指出,達成一個高水平的中瑞自貿協定,也等于是樹立一個好的標桿,不僅會促進兩國經貿合作全面升級,而且會向世界發出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倡導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強有力信號,給中歐經貿關系深化帶來新的動力,給兩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有利于世界貿易振興和經濟復蘇。 李克強提到了“加強雙方金融領域交流與合作”。他說,瑞士長于金融,管理經驗豐富,被稱為銀行密度最高的國家。與瑞方加強金融監管、宏觀政策和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等方面的合作,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正在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包括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這將為兩國金融企業互動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同時,中瑞可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中攜手合作,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發揮“1+1大于2”的作用。 李克強還在文章中提到“進一步增進兩國互信與理解”。他說,中瑞關系和務實合作能夠達到什么高度,既取決于能否抓住新的機遇,更取決于能否提高雙方互信和理解的層次。瑞士是首批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家工業性合資企業就是與瑞士合作成立的,瑞士又在歐洲國家中較早承認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些都構成了彼此信任的基礎。中瑞合作要走得更好更遠,需要我們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希望這次訪問不僅能深化領導人之間的了解和互信,而且能提高彼此國家在對方民眾中的認知度,在民間交往的廣闊天地播下更多友好的種子。 李克強在文章中說,如果有人還受到中瑞間一些差異和分歧的困擾,我想大可不必。中國正在致力于發展經濟、保障人權、依法治國。由于歷史文化背景和發展階段的不同,中瑞間存在一些差異在所難免。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方能優勢互補。我們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深化溝通與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平和地看待對方,借此不斷做大共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 李克強說,關于這次訪問,我想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訪問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把合作成果落到實處,最終還是要靠兩國企業、民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這方面雙方已經做得很好,還可以做得更好。 根據日程安排,5月19日至27日,李克強應邀對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后的首次出訪。(完) |
相關閱讀:
- [ 05-23]李克強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署名文章
- [ 05-23]李克強結束對巴基斯坦訪問 啟程前往瑞士蘇黎世
- [ 05-23]李克強會見謝里夫 稱中巴友誼牢不可破
- [ 05-23]2013年5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
- [ 05-23]外交部介紹李克強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成果
- [ 05-23]外交部就李克強出訪成果、韓國總統將訪華等答問
- [ 05-23]李克強會見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派)領導人謝里夫
- [ 05-23]李克強在巴基斯坦參議院發表演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