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訪問后,中國總理李克強首訪24日起進入“歐洲時間”,他將相繼到訪瑞士與德國。其中,經貿議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5月24日,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解讀相關話題。中新網記者張龍云 攝 中新網5月24日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24日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解讀李克強出訪瑞士、德國。張健表示,中國經濟下一步發(fā)展依賴于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而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又會帶來中德更多的合作空間。 結束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訪問后,中國總理李克強首訪24日起進入“歐洲時間”,他將相繼到訪瑞士與德國。其中,經貿議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張健表示,中德經貿合作占中歐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德合作有一個特點,中德雙方都是制造業(yè)大國,都是出口大國,雙方經貿關系大體是平衡的。按照中方的統計,德國這兩年都出現順差,且呈增長趨勢。按德國方面的統計,中國還有逆差,但是逆差呈逐漸下降趨勢。張健稱,中德雙方經貿關系的平衡,對兩個制造業(yè)大國是非常好的現象。 張健進一步指出,中德經貿合作有很多點可以深入挖掘,一是高端制造業(yè),這一塊中德都有很多發(fā)力的地方。此外還有綠色經濟,比如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張健稱,德國正在經歷能源轉型,準備放棄核能,要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方面投入很多精力。中國也有這個需求,尤其中德雙方都有自己的一些技術優(yōu)勢。所以雙方,不光是中國從德國引進領先技術,中國的一些先進技術,也有助于德國實現能源轉型。從這方面來說,中德合作前景非常大。 張健最后表示,中國經濟下一步發(fā)展依賴于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而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又會帶來中德更多的合作空間。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