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對歐發出繼續開放強信號
2013-05-25 08: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5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伯爾尼同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原標題:李克強對歐發出繼續開放強信號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4日報道】李克強在瑞士當地時間23日晚間抵達蘇黎世,展開他上任以來首次外訪的歐洲部分行程。 李克強在抵達歐洲前訪問了印度以及巴基斯坦。 新華社報道稱,李克強在蘇黎世機場發表的書面講話中稱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的一個重要經濟、技術、金融合作伙伴。 他表示選擇瑞士作為其首訪歐洲的第一站,“就是希望加強雙方高層往來,推動互利合作取得新突破,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兩國友好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法新社報道稱,李克強24日將在蘇黎世對當地金融界領袖發表演講,隨后前往瑞士首都伯爾尼會晤聯邦主席毛雷爾等瑞士政府高級官員。 中瑞自貿協定具標桿意義 媒體猜測經貿話題將是李克強此次歐洲之行的焦點話題。 瑞士與中國已經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李克強在23日出版的《新蘇黎世報》發表題為《為什么選擇瑞士》署名文章稱:“瑞士將成為歐洲大陸和世界經濟20強中首個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的國家,其意義非同一般?!?/p> 中國是繼歐盟以及美國之后的瑞士第三大貿易伙伴。2012年,中國和瑞士的雙邊貿易額達263億美元,其中228億美元是瑞士向中國出口貿易額。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5月23日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宣布了一項宏大計劃。他說,已經籌備妥當的中瑞自貿協定將樹立一個好的標桿并發出中國將繼續對外開放的“強有力信號”。 瑞士和中國已經結束自貿協定談判,中國官方的新華社也自豪地對此進行了報道。這將是中國政府與20國集團成員國簽訂的首個自貿協定。目前中國主要與秘魯、新西蘭及東盟國家達成了類似協定。 李克強在《為什么選擇瑞士》的署名文章中說,中瑞自貿協定將“促進兩國經貿合作全面升級”。它還會給中歐經貿關系深化帶來新的動力,給兩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根據該協定,一連串行業的關稅將被降低,例如化工和制藥業。李克強還指出,中國也希望加強與瑞士在金融領域的合作。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5月23日報道】中國和瑞士之間的貿易往往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速蓬勃發展,這種發展也體現在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上。在華瑞士企業說,成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間接打開大門。例如它們對中國經濟的“綠色”現代化寄望很高。 中國在推動人民幣逐步國際化的過程中可能會把瑞士考慮進來。這種不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目前可以在香港的試驗項目中交易。倫敦和法蘭克福等很多金融中心也想參與這個項目。撇開這點不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正把瑞士作為投資和收購基地。 中德構筑“最棒的互利關系” 【法新社柏林5月24日電】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將會見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這兩個出口大國在北京和歐盟爭端期間尋求進一步加強經濟關系。分析人士表示,德國是中國總理首次外交訪問期間在歐盟27國中唯一停留的國家,這顯示北京希望繼續它們之間的特殊關系。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的漢斯·孔德納尼對法新社說:“從德國方面來說,這完全是關于貿易的。德國從本質上把中國視為它已經越來越依賴的巨大出口市場?!?/p> 默克爾在去年的7個月間就訪問了中國兩次。 孔德納尼表示:“中國把德國視為獲得他們想要的歐洲通道,換句話說,是—個在中國和美國因后者重返亞洲而進行戰略對抗時置身事外的歐洲,保持中立的歐洲。” 但是孔德納尼表示,最近“最棒的互利關系”——德中關系似乎將要發生改變,北京在“價值鏈條”中的地位上升了,變得更強大,德國變弱了。 他說:“未來10年左右,中國不僅會給德國提供出口市場,還會展開競爭?!?/p> |
相關閱讀:
- [ 05-25]李克強與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共同會見記者
- [ 05-25]李克強:注意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是農業的生命
- [ 05-25]李克強:堅決反對歐盟針對中國產品的雙反調查
- [ 05-24]李克強在德國《時代》周報發表署名文章
- [ 05-24]李克強:堅決反對歐盟針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
- [ 05-24]李克強在瑞士演講批歐盟雙反調查損人不利己
- [ 05-24]李克強與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座談:中巴友誼金不換
- [ 05-24]中巴深化八個領域合作 “巴鐵”友誼開新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