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發票泛濫 學者建言完善稅收綜合征管機制
www.fjnet.cn?2013-05-26 13:24?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日前,審計署公布了對國家核電等單位的審計報告,顯示這些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使用虛假發票購買物品、發放福利等問題。如何才能遏制虛假發票不斷泛濫的勢頭? 虛假發票偷逃稅款破壞財務制度 在我國,發票一般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因此,發票既是記錄經濟活動的商事憑證,同時也是稅務機關進行稅收征管的重要依據。 “我國當前虛假發票泛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利益驅動。”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表示。 張斌介紹,對企業而言,使用虛假發票可以少計銷售收入,而接受虛假發票列支則可以虛增費用,從而達到偷漏稅款的目的;對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來說,使用虛假發票可以套取資金,為個別人和單位繞過財務管理制度,牟取福利和建立“小金庫”提供必要條件。加之相關的監管制度不健全,違法成本過低,虛假發票受到這兩方面的利益驅使,盡管經過稅務機關和公安機關的多次專項治理,但仍屢禁不止。 虛假發票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假發票、假內容,就是發票和內容都是假的,從而繞過稅務機關征管,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也可以為個別單位違規報銷使用;二是假發票、真內容,主要是開具發票企業為少計銷售收入、偷逃稅款使用;三是真發票、假內容,也就是發票本身是真的,但記載的內容或金額是虛假的。 對于第三種情況,目前比較常見的虛開行為是在發票聯多開金額多報銷,而在記賬聯和存根聯上少開金額少繳稅,形成“大頭小尾”發票。而像一些人在網上出售自己消費取得的真發票,供他人報銷的現象,也屬于“真發票、假內容”的一個變種。 “虛假發票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偷逃稅款和破壞財務制度。”張斌認為,企業使用虛假發票最大的危害是偷稅漏稅導致稅收秩序混亂。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使用虛假發票套取資金的行為,則將本應用于公共服務的資金轉化為本部門、本單位甚至部分人的利益,套取出來的資金往往是單位“小金庫”資金的重要來源,也是誘發腐敗的重要因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