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發票泛濫 學者建言完善稅收綜合征管機制
www.fjnet.cn?2013-05-26 13:24?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期告別發票還不行 在一些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監管相對完善的國家,發票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人們的經濟活動更多地是被銀行、稅務部門等直接監控。 那么,我國現階段是否也可以嘗試取消發票制度,代之以購物小票或其他方式進行稅收征管和財務管理呢? “目前發票在我國經濟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既是銷售企業依法納稅的依據,又是購買企業財務核算的憑證和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憑證。”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佐表示,在我國現行“以票管稅”的稅收征管制度、憑發票報銷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憑發票退換、保修商品等制度下,發票對于國家、企業和消費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憑證。在當前和可預期的未來,我國的發票管理制度還不太可能取消。 劉佐認為,由于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管理水平、部分企業的誠信程度和部分公民的道德水平還不夠高,如果失去了發票作為交易憑證的作用,經濟活動中就很可能出現大量難以控制的管理漏洞。 “現金交易在我國還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方式,這與發達國家以銀行轉賬為主的交易模式不同,如果沒有發票,稅務部門就失去了稅收征管的重要手段。”張斌說,我國目前企業通過銀行的交易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占的比重還不夠,相關交易信息也沒有做到與稅務部門共享,稅務部門主要的征管手段還是發票制度。 張斌認為,應該逐步降低發票在稅收征管和財務管理中的作用,通過鼓勵采用銀行轉賬交易、完善購物清單管理等方式,克服我國當前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盡量把發票制度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小到最低。 建立稅收綜合征管機制,減少對發票依賴 2013年4月1日,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實施。辦法明確提出,國家推廣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 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負責人介紹說,網絡發票推行后,納稅人可以通過互聯網,利用省以上稅務機關公布的發票在線應用系統開具發票,開票信息會實時傳至稅務機關監管系統。稅務機關可以及時對開票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將納稅人的發票信息與其納稅申報以及財務報表信息進行對比,及時發現納稅人少報銷售、多記成本等違法違規問題,增強稅收征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防止國家稅款流失。 據悉,我國從2009年開始逐步探索推廣網絡發票,目前全國有超過47個省級國、地稅局進行了試點,有283.7萬戶納稅人使用,開具網絡發票15.82億份,占機打發票約10%。涵蓋工業、商業、建筑安裝、房地產、服務業等。 “網絡發票可以將交易信息整合于數據庫,從而有利于加強稅務和企業財務管理,加大發票造假、制假的難度和成本。但網絡發票也是發票,仍需要稅務部門加強管理。”劉佐認為,運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我國發票制度非常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利用虛假發票逃避稅收等違法行為因此可以杜絕。歸根到底,還需要通過逐步完善社會管理,加強稅收征管、企業財務管理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制度,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等措施,逐步壓縮虛假發票的生存空間。 “這些年,很多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開始大力推行公務卡付費和大額交易銀行轉賬管理,這些措施避免了現金交易可能帶來的偷稅漏稅和套取資金等行為,是完善稅收監管和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 張斌建議,應該逐步通過信息化手段降低稅務機關核查交易信息和發票信息的成本,在“以票管稅”的同時,逐步建立以銷售收入、貨幣資金、往來賬款、庫存、成本費用等綜合信息為基礎的綜合征管機制,逐步減少對發票的依賴,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虛假發票的制售和牟利行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