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德為“特殊關系”定調 合力平息貿易爭端
2013-05-27 09: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原題:媒體稱李克強訪德為“特殊關系”定調 首訪行程意味深長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5日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天抵達德國,這是他上任后首次出訪的最后一站。 德國是李克強此行唯一訪問的歐盟國家,顯示中德關系在中國與歐盟關系中的重要地位。德國媒體認為,中國把德國視為中歐溝通的橋梁。 【德國《世界報》網站5月25日報道】周日,默克爾將在施普雷河畔會見2013年里迄今最重要的客人。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在德國首都為其龐大的訪問計劃逗留48小時。這是李克強上任后首次出訪,且柏林是他此訪最后一站,顯現出德國今天是多么重要。 李克強周日早晨將先參觀波茨坦。按照他的愿望,他將在1945年7月三大國開會的采西林霍夫宮闡述外交理念。對北京來說,這是個重要項目。中國希望被接受為事實上的二戰勝利國,且在同日本的島嶼爭端中也被看成這樣的國家,而不是像目前這樣只被視為進攻性的新興世界大國。 【中央社臺北5月26日電】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今天在德國波茨坦批判日本說,“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 李克強今天前往1945年7月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采西林霍夫宮參觀,并發表談話。 由于日本政界近來屢屢發表與二戰有關的爭議言論,李克強選在此地發表上述談話,批判日本的意味十分濃厚。 李克強說,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都應該維護戰后和平秩序,不允許破壞、否認這一戰后的勝利果實。 李克強表示,正是在這里向“日本法西斯”發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無條件投降,“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中德兩國“一見鐘情” 【法新社柏林5月26日電】分析人士說,中國新總理對德國的訪問表明,北京希望繼續與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保持特殊伙伴關系。德國是中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 對中國而言,當它小心提防美國之際,德國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帕雷洛-普萊斯納說:“同我們一樣,中國人也在想,一個‘德國的歐洲’是否正從歐元危機中誕生。他們日益把德國看成是個能辦成事的地方。”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25日報道】題:中國對德國“一見鐘情”? 德國媒體在李克強上任后首次訪問德國前夕發表評論文章。 《南德意志報》網站24日的文章在開頭寫道:“沒人能說李克強沒好好下一番功夫。這位中國新總理在抵達柏林前,就已發出一系列友好信號。他在《時代》周報上撰文表示,‘請為我們祝福,中德攜手,大步向前!’” 文章隨后寫道:“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去年8月接待來訪的默克爾時表示,希望‘兩國關系在未來發展得更好’,李克強現在證明了,新一屆政府也愿和德國保持特殊關系。用通俗點的話說,在經濟以及地緣政治意義上愈發強大的中國對德國‘一見鐘情’。” 作者稱:“對中國來說,德國有點像歐洲的‘中’國(中央帝國)。中國政府相信,柏林能決定歐元及大量中國對歐投資的命運。看上去,中國也對默克爾的權力及領導能力充滿信心。中國人甚至覺得,終于找到一本歐洲的使用說明書。” 作者還注意到:“目前德國外交界的一派警告稱,不應老用人權問題上的忠告來惹惱中國,因為這在中國不斷強大的背景下,會損害德國利益。” 《商報》的文章則指出,默克爾的政策越來越“中國”。 【德國《新德意志報》網站5月25日報道】題:中國希望平等合作 今年3月就職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在柏林主要談論雙邊關系并解釋中國“第五代領導人”的計劃。 中國致力打造使政府管理和市場機制更有效嚙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北京確信,在這條路上,同德國持續深化關系是有幫助的。李克強將呼吁擴大在“城市化”議題上的合作。讓農村和城市生活條件日益接近,是北京新一屆領導人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在此過程中,德國被視為值得重視的榜樣。 在經濟結構方面,擴大環保和節能經濟領域合作將發揮突出作用。外交方面,敘利亞和朝鮮或許是會談焦點。德國政界和中國“第五代領導人”的一位代表首次會晤,可能為今后10年深化合作定調。 |
相關閱讀:
- [ 05-27]李克強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 [ 05-27]中德元首會晤 李克強:不許破壞二戰勝利果實
- [ 05-27]李克強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 [ 05-27]李克強會見德國老朋友:讓中德友誼結出更豐碩果實
- [ 05-27]李克強笑談歐冠決賽:無論誰贏都是德國隊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