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增長潛力與空間恰是我們發展的良機
www.fjnet.cn?2013-05-28 13:41?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工業化能為成都提供有力支撐 昨日下午,在1個多小時的演講過程中,姚景源把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同經濟發展的深刻道理相結合,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剖析了當下熱點經濟問題,顯得妙趣橫生。 談及工業化對地區的支撐作用,姚景源舉了1949年和當下中國鋼產量的數據對比:1949年中國鋼產量一年15萬噸,現在一天是220萬噸,中國鋼產量已經占整個世界鋼產量的40%。他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工業神話般的發展改變了經濟的面貌。“十二五”規劃對中國工業化的部署一是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二是扶持新興產業。姚景源結合考察結果表示,他十分贊同雙流著力發展新能源、生物科學、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業、電子信息業的取向。他指出,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意味著把制造業從低端提到高端,而且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緊密融合。同時還要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工業化非常重要的任務。將來的政策和工作力度就是要放在這兩個方面。“只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工業化就會有了不得的空間,就能為一個地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量。” 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則創造需求。姚景源指出,30多年發展的經驗證明,城鎮化能夠提供巨大的內需,是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從全國范圍看,西部的城鎮化率差距比東部大。但姚景源給成都及四川以信心:“大家不要怕差距,有差距才有潛力,才有增長空間。這是經濟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他說,之所以說中國經濟看西部,西部發展看成都,就是因為西部存在增長空間。 依靠實體經濟作為增長的奠基石 市場化對地區經濟發展及個人致富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姚景源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了大量佐證。他說,浙江義烏有68萬人口,卻是全中國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有6.2萬個攤位。“現在有十多萬的外國人常住義烏。義烏變成什么?買全國賣世界。他們從全國采購小商品,然后向全世界賣。現在歐美每年到圣誕節的時候,60%的圣誕禮品從義烏出去。” 中國的資源主要還是在中西部,但是為什么東部發展那么快?姚景源提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差距就是市場觀念。“西部大開發的基礎應當是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他建議,西部地區應當在市場經濟、轉變觀念方面花更大的力氣,“堅持市場取向,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這方面我們能做很多。” “中國制造”覆蓋全球已經驗證了國際化的“威力”。姚景源說,對外開放給中國帶來太多的好處,因此必須堅持走改革開放這條路,融入國際大市場。 除了機遇,也應看到挑戰。姚景源提出,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深層次問題就是增長方式和結構問題,這一問題包括生產和需求層面。其中生產方面涉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需求涉及投資、消費、出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1]姚景源:讓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 [ 03-28]姚景源在廈縱論經濟熱點:食品漲價讓人"頓頓遇通脹"
- [ 12-25]姚景源:明年不能放松房地產調控
- [ 12-24]明年經濟形勢:穩增長也不能放松房地產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