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階段全免費,這曾是多少人的“中原夢”,在昨天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大河報記者獲悉,這一夢想極有可能成為現實。此次寫進《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修訂草案)的新規有4條,涉及學籍管理、學校建設、留守學生、執法檢查等方面。
同時,在城市新區規劃中必須同步規劃學校位置,學校和居民區建設要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鼓勵開發商配套建設中小學校等,這些利好政策都有望寫入我省今后實施的義務教育法中。
【新規】
定期與留守學生父母溝通
昨天的會議聽取了關于《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修訂草案)審議修改情況的報告。
大河報記者從中發現,《修訂草案》增加4條全新規定: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學籍檔案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及時掌握學生就學與流動情況,防止學生輟學。
第十九條:鼓勵房地產開發商按照政府制定的規劃,配套建設中小學校。
第五十一條:農村中小學校應當定期與留守學生父母或者委托監護人溝通,指定專人負責對留守學生學習、生活、心理上的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城市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對接收的非本地戶籍中小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的指導,幫助其適應城市教育環境。
第六十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定期聽取同級人民政府實施義務教育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對義務教育法和本辦法的實施情況定期進行執法檢查。
【亮點】
河南娃娃讀小學初中有望全免費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實行“一費制”,其中,在農村地區已經實現全免費,城區里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只收取書作費,免收學雜費。
這里的書作費用于為學生購買教科書,剩余的錢,買成作業本。
而此次《修訂草案》第二條中有: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其中,“不收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是新增加的內容。
“如果免費提供教科書,也就意味著城區義務教育階段也將免收書作費,那么,我省將真正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全免費教育。”一位教育界人士激動地對大河報記者表示。
【爭議】
五千居民配一所小學,這個有點難實現?
在此前調研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隨著各地新城區建設、舊城區改造正在穩步推進,中小學建設的滯后已成為制約我省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根據這一意見,法制委員會在《修訂草案》中做出相應修改。在第十六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內容為:“在城市新區規劃中,必須同步規劃學校位置。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住建、規劃等部門,依據城市規劃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學校建設專項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另外,在第十八條第一款中明確了學校建設與居民區建設的“三同時”,即: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
二是增加了一款:“五千居民以上規模的住宅區應當配建一所小學,一萬居民以上規模的住宅區應當配建一所初中。”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城市新區規劃與學校規劃同步、以及學校建設與居民區建設的“三同時”,目前,已經寫進部分省轄市的規劃條例中,在新一輪城市建設中,部分省轄市正在這樣做。
但是,據大河報記者了解,《修訂草案》中對居民區規模與建校數量的要求,比很多城市的建校規模標準都要超前,以鄭州為例,目前,五千以上居民的住宅區配套建一所幼兒園,一萬居民以上規模社區建一所小學,二萬居民以上規模建一所初中。
“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特別是在人口較密集的城區里,寸土寸金。”鄭州一位房地產公司負責人計算,按此規定,一個一萬居民規模的小區,就得建1所初中,2所小學,至少需要占地60畝。可這個規模的小區居民也就三四千戶,不會有這么大的教育用地建學校。
一位教育界人士則認為,將小區配套建學校寫進我省法律,使建校計劃有了法律保障,這是個好消息。
【細節】
生均經費有望按學生人數進行撥付
根據調研,我省部分地區的一些學校,是按照班級而不是學生實有人數撥付生均經費,導致撥付的經費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另外,一些農村地區、庫區的小學和教學點,由于學生人數少,撥付的生均經費不能滿足正常教育教學活動。
對此,修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應當按照在校實有學生人數及時撥付。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保證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運行。
同時,修訂草案新規定:寄宿制學校與走讀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應當分別核定,寄宿制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應高于走讀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
【討論】
早就該為留守兒童撐起法律這把大傘
昨天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召開小組會,分組審議了《修訂草案》。
對于新增的第十九條,“鼓勵房地產開發商按照政府制定的規劃,配套建設中小學校。”不少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部分地區財政狀況緊張,而房地產開發商具有建校的便利條件,開發商參與學校配套建設,在盈利的同時,主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一舉多得。
對于新增的第五十一條,“農村中小學校應當定期與留守學生父母或監護人溝通”,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近來發生的幼童被老師侵犯的案件中,受傷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用法律為他們撐起一把保護傘,是當務之急! □大河網 記者張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