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折射土壤污染 經濟越發達污染越嚴重
www.fjnet.cn?2013-05-31 14:52? 海燕?來源:中國商報 我來說兩句
緣何只出現在冶金、塑料、電子等行業的重金屬元素會出現在農業生產中且對土壤的污染如此之嚴重?潘根興在采訪中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在加工、流通等環節,大米在一般環境下是接觸不到重金屬鎘的,問題只能是出在源頭上,種植大米的水源和土質出了問題。金屬鎘通過廢水排入環境,再通過灌溉進入土壤,水稻在種植過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鎘。 “這些對土壤造成重大污染的重金屬鎘主要來自礦山,在這些有冶煉區域的地方重金屬元素含量高,其排放的廢氣擴散后可能隨降雨落到農田中。工廠排放廢氣中含有的鎘也會通過大氣沉降影響較遠地方。此外,一些對農作物施用的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他表示。 據記者了解,湖南、江西、湖北等稻米主產區的灌溉水系,如湘江、贛江、漢江等河流,沿岸城市的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業都比較發達,導致整個水系的重金屬污染情況異常嚴重,其中的鎘成分,通過灌溉的方式,進入土壤并富集。 于是,走到污染鏈的最后一環節,南方人日日食用的口糧作物——水稻便變成了最典型受害作物。 對于鎘大米中重金屬元素的來源,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鄭健仙也持有類似看法。他告訴記者,鎘大米事件暴露出食品領域安全問題往往出在源頭上。上游土壤、水分等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導致食品工業原料受到污染,這也是后續治理中的一個難點。不僅僅是大米,食品加工的原料包括禽類、糧食作物、農產品與果蔬等越來越容易產生問題。 “鎘大米事件也隱射出存在于農產品領域的諸多問題,尤其是存在于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地區,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水源與土壤等污染就越嚴重。”他表示。 據記者了解,我國的重金屬污染在北方只是零星的分布,在南方則顯得較密集,在湖南、江西、云南、廣西等省區的部分地方出現一些連片的分布。其中,受鎘污染和砷污染的比例最大,約分別占受污染耕地的40%,僅鎘污染土地就可能達到8000萬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31]一次性發泡餐盒無人回收 "白色污染"或死灰復燃
- [ 05-29]武夷山從源頭治理“餐桌污染”
- [ 05-29]居民投訴角美一小區工地很吵 影響孩子休息
- [ 05-28]貴陽清鎮市投入治理資金15億 拒絕污染項目40個
- [ 05-28]武漢水務局回應填湖污湖問題:填湖渣土已清除
- [ 05-27]廣州備用水十年劣五類 流溪河巴江河污染嚴重
- [ 05-27]福建尤溪:一家被叫停的污染企業緣何仍在生產
- [ 05-27]調查顯示中國1/6耕地受污重金屬 達2000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