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停止發布“藍天數”稱去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www.fjnet.cn?2013-05-31 19:02? 尹力?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北京5月31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市環保局于31日發布《2012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報》指出,2012年,北京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平穩,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同時也面臨著污染物排放增量巨大、人口資源矛盾凸顯等問題。 自今年起,公報不再發布民眾已熟知的“藍天數”,代之以區域污染物濃度。空氣質量的改善成為本次公報的關注重點。 公報稱,去年北京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面下降。監測數據顯示,與2011年相比,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平均濃度均有下降。全年空氣中臭氧存在局地超標現象,多出現在城區,各監測點臭氧分別超標75至296小時,多出現在夏季。全年出現酸雨頻率為28.1%。 為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同時,民眾的感受卻常有背離之感?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表示,客觀數據顯示空氣質量的確在逐步改善中,但民眾對環境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北京的污染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同時,受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的限制,每年的污染減排速度都是艱難“跑贏”污染排放增量。因此,“即使有所改善,距離民眾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針對近期北京空氣質量實況發布平臺上出現罕見的PM2.5個位數,被民眾感嘆“太難得”這一情況,于建華表示,氣象條件在短期內對于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民眾評價空氣質量應以一定的周期為標準。氣象條件好可能會出現“個位數”,反之也可能出現所謂的“爆表”。例如今年1月北京多次遭遇不利氣象條件以致空氣質量持續不佳,“這種情況也不是年年都有的”。 據初步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北京常住人口每年增長60萬人左右;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100多立方米;100%的石油、天然氣,95%的煤炭、64%的電力均要從外埠調入,污染物排放量雖有下降,但仍大大超過環境承載力。 在調整經濟結構,淘汰污染重的企業后,2012年北京的第三產業比重已達76.4%。與此同時,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導致社會生活所需能源使用及其帶來的排放增量壓力巨大。雖然工業類污染比重下降,生活類污染比重卻明顯加大,以PM2.5為例,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近520萬輛,機動車排放在本地排放源中占比最高,達22.2%,已超過工業污染排放。 公報還顯示,北京88段地表有水河流中,達標河段占總長度的53.6%。五大水系中,潮白河水質最好,大清河水以及北運河水系的水質總體較差。 作為北京民眾飲用水水源的密云水庫、懷柔水庫的水質符合飲用水源質標準。官廳水庫水質依然為四類污染水體,不符合規劃水質要求。(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3]雨后晴空如碧 福峽路兩輛烏賊車橫行大煞風景
- [ 05-17]福州4月空氣全國排第8 PM2.5上升疑人為污染所致
- [ 05-15]4月份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公布 榕排名全國第八
- [ 05-15]浮云難遮烈日 白天氣溫高天氣干燥外出注意補水
- [ 05-12]上海PM2.5濃度突破200 空氣質量達重度污染
- [ 05-12]福建多有陣雨 福州下雨兩天后空氣監測六個點五個優
- [ 05-09]福建省要抽檢超市空氣質量
- [ 05-07]尾氣揚塵高能耗生產工藝 三大因素影響城區空氣